首页> 中文学位 >一个隔代抚养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叙事研究
【6h】

一个隔代抚养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叙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

(四)研究设计

一、进入现场

(一)刘悦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基本情况

(二)他人眼中的刘悦

二、刘悦的家庭教育故事及研究者旁白

(一)刘悦在家里的一天

(二)刘悦的家庭教育故事

三、研究分析与思考

(一)对隔代抚养家庭教育的思考

(二)影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家庭因素分析

四、对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改进策略思考

(一)政府要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资金支持

(二)学校要为农村留守儿童多方面考虑

(三)家长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

(四)大众传媒发挥传播媒介的作用

(五)留守儿童自身应该坚强自立,理解父母和祖辈

五、研究过程的反思

(一)研究过程的难点与关键

(二)研究者的自我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家庭作为孩子人生的最初课堂,生活的基本场所,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它对人的影响都是全面综合的,又是深刻而久远的。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养态度、教养方式以及自身素质的高低等等,都通过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行为习惯养成、处世态度、人生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然而近几年随着农民工的大量外出打工,孩子被留在老家,交给祖辈照顾,这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隔代抚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留守儿童的成长,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解决好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能使这一弱势群体亲身受益,同时也体现出了我国倡导的人人都有受到优质教育的公平原则。
   本论文从家庭教育的研究视角出发,针对一个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实际情形进行专门研究,用叙事研究的方法,通过描述一个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生活,在与研究对象的直接交往和互动中,搜集和讲述对其有意义的家庭教育故事并进行解读。
   第一部分为导论,包括研究的意义、研究设计(问题的提出、选择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确定以及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
   第二部分为进入现场,包括刘悦(本文中的刘悦均为研究对象的化名)的个人情况和家庭基本情况介绍,然后通过访谈及观察获得他人对刘悦的评价。
   第三部分为对刘悦进行的家庭教育叙事。描写了刘悦在家里的一天以及对刘悦家庭教育故事的叙述(刘悦的成长自述、发生在刘悦和爷爷奶奶之间的难忘的一些事、电话那头爸爸妈妈的说教、过年的日子——和爸爸妈妈短暂的相聚)。
   第四部分为研究分析和思考。农村隔代抚养教育存在很多弊端,但是也有有利的方面,比如:祖辈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知识和人生阅历、有着更加平和的心态、有爱心等;影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家庭因素包括:祖辈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照看孙辈的时间、文化素养、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及祖辈的隔代心理情结等。
   第五部分针对农村隔代抚养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和留守儿童自身出发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
   最后是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反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