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得意忘形——西方表现主义对中国当代表现性油画的启示
【6h】

得意忘形——西方表现主义对中国当代表现性油画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1章 “得意忘形”——中西方表现性绘画的理论基础

1.1 “得意忘形”概念界定

1.2 中西方表现性绘画的哲学思想背景

1.2.1 中国道家思想与禅宗在表现性绘画中的体现

1.2.2 西方非理性哲学在表现性绘画中的体现

第2章 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精神特质

2.1 表现主义绘画的思想基础和历史背景

2.2 西方表现主义诸流派的艺术特征

2.2.1 典型形象的变形与夸张

2.2.2 故事情节的主观与虚幻

2.2.3 色彩笔触的强烈与狂放

第3章 西方表现主义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启示

3.1 中国当代表现性油画形成的可能性

3.2 中国当代油画表现性风格形成的内外因素探索

3.2.1 中国传统艺术观对表现性油画的影响

3.2.2 二十世纪初的拓荒者

3.2.3 改革开放的推波助澜

3.2.4 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

第4章 中国当代表现性油画的现状

4.1 突显本土文化属性

4.2 注重个性化张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哲学思维体系从其萌芽、发展到成熟,使得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对人本身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它们作为表现主义绘画的基础和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支撑了表现主义绘画的发展。西方表现主义从对客观的关注转向对主观的体验和表达,以个体化的生命意识和生存体验为宗旨致力于形式创造,对中国表现性油画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由历史角度切入,在中西方传统哲学的思想背景下分析表现性绘画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精神特质的探索,寻求西方表现主义对中国当代油画的深刻启示。
   本文对西方表现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与影响做了详尽的阐述,以艺术家个案研究来梳理中国当代表现性油画的文化脉络和精神特质,分析西方表现主义油画语言及其精神内涵值得我们借鉴的原因,以此论证中国当代表现性油画形成的趋势和必然性。另外,中国表现性油画的发展除了以强大的西方表现主义体系作为参照外,还有中国传统绘画中重传神与写意的艺术特征作为背景。中国固有的意象精神对于理解和吸收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理论有着充足的文化积淀,这种内在的积淀成为表现其文化本土属性的原动力,使中国当代表现性油画的发展成为可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