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百合必(Lilium)植物亲缘关系及通江百合(L.sargentiae)遗传多样性研究
【6h】

百合必(Lilium)植物亲缘关系及通江百合(L.sargentiae)遗传多样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百合属由Linnaeus于1753年建立,是一个北温带的属,北半球广泛分布。自1836年Endlicher最早对百合属属下类群进行划分开始,百合属的分类争议从未停止过,著名学者Baker、Wilson等都曾对百合属下类群划分提出过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因存在争议并未被广泛认可,直至1949年Comber依据15个形态特征建立了百合属的分类系统,此系统一度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并延用至今。分子系统学兴起后,研究者曾对日本、朝鲜等区域的百合属植物进行过系统发育研究,他们的部分研究结果与Comber的系统不完全相同,其中围绕毛百合、湖北百合的系统位置,卷瓣组的设立等问题的争议较多。中国是百合属的分布中心之一,百合属植物在中国分布区内发生着强烈的分化,而针对中国范围内百合属植物的较为全面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几乎从未开展过,已有的研究只是针对部分区域范围内的百合资源遗传多样性或部分野生种与栽培种的亲缘关系等进行过探索。利用新兴的技术较为全面的研究我国百合属原生种的亲缘关系对于解决目前百合属下类群划分的一些热点问题是有借鉴意义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而了解我国百合原生种的资源特点对于资源合理利用、发展花卉产业也是十分迫切的。
   本文主要以收集到的百合属23种2变种为试材,采用SRAP和AFL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野生百合种质间的亲缘关系,探讨了有关百合属下类群划分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同时,针对重庆范围内通江百合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的特点,采用SRAP标记技术分析了10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提出了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建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百合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丰富,种间差异明显,遗传基础广。
   采用SRAP和AFL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我国百合23个原生种,2变种共25份种质的遗传多样性。19对SRAP引物对23份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清晰条带236条,多态性条带233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8.72%,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750~0.7679。8对AFLP引物组合对百合属植物25份材料共扩增出条带39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368条,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3.12%,8对引物的多态性条带比率都在90%以上,百合属内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4417~0.8126。两种标记的结果都显示我国百合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种间差异明显,基因资源丰富。
   2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与形态分类结果部分吻合。
   基于SRAP和AFL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共得到2份系统发育与亲缘关系树状图,与百合属形态分类观点部分吻合。SRAP和AFLP分析得到的轮叶组、百合组聚类结果与形态分类观点大致相符,SRAP聚类结果显示轮叶组种质虽然聚在了一起,但并不是自成一支。卷瓣组分成了几个支系。毛百合与卷丹聚在一起,未成独立一支,也没同钟花组其他种质聚在一起。AFLP聚类结果与我国传统分类观点大致相符,供试25份种质被分成了4组,轮叶组和百合组种质聚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结果大部分吻合,卷瓣组,钟花组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观点不尽相同。两种标记的聚类分析说明虽然依据形态性状可以将百合属植物分开,可以进行属下类群划分,但是我们研究结果同时也证实,单纯依据形态特征的分类是有争议的,因为有些种虽然形态特征相似但是其亲缘关系却很远,比如湖北百合与南川百合等。
   3卷瓣组的组成成分复杂,组内分化强烈。
   卷瓣组以花冠不为钟型,花被片反卷,雄蕊向四周张开而与其它组明显分开。本研究分析了百合属卷瓣组11种2变种13份种质,各种质间除具上述共性之外,在花色,花瓣基部流苏状突起的有无、叶型、节间长度,植株高矮等形态特征上差别明显。SRAP聚类结果表明除湖北百合外,余下10种分别于Ⅲ、Ⅳ类群下聚成3支。AFLP聚类结果也显示除湖北百合外,余下的10种2变种在Ⅱ、Ⅲ类下聚成不同支系,两种标记的聚类结果都显示卷瓣组的种质未能聚成独立的一类,而是分成了几个亚类群,说明卷瓣组组内分化强烈,是个非常复杂的组,可能为多元起源。
   4湖北百合与百合组亲缘关系较近。
   Comber认为湖北百合与南川百合外部形态特征相似,将二者都划在了卷瓣组下,本研究两种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均显示,湖北百合未能与卷瓣组种质聚在一起,而是与百合组的种质聚成一支,说明湖北百合与百合组(喇叭花组)亲缘关系较近,尤其是与百合组下的岷江百合亚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卷瓣组亲缘关系较远。
   5卷瓣组与钟花组存在基因交流。
   《中国植物志》中卷瓣组和钟花组各自为独立的组,两组种质在花型上差异明显,但本研究显示,无论是SRAP标记还是AFLP标记都未能将两组完全分开,卷瓣组的部分种质,尤其是卷丹常和钟花组种质聚在一起,说明两组之间存在基因交流和渗透。
   6青岛百合与东北百合亲缘关系较近。
   青岛百合与东北百合均为轮生叶序,花具斑点,在本研究基于SRAP和AFLP标记分析的聚类图中,两者都聚在了一起,说明两者亲缘关系较近,同时也表明传统分类中把二者划归入同一组的正确性。
   7毛百合系统位置复杂。
   Comber把毛百合列在了单种组毛百合组内,我国传统分类观点认为毛百合与渥丹形态特征相似,所以把二者归入钟花组,表明毛百合的系统位置是有争议的。本研究显示基于SRAP的聚类结果,毛百合没有和钟花组的玫红百合、渥丹百合聚在一起,基于AFLP的聚类结果显示,毛百合和钟花组的其它种质聚在一起,进一步验证了毛百合的系统位置的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8通江百合遗传多样性丰富,居群内变异大于居群间变异。
   15对SRAP引物对通江百合重庆分布区内10个居群的100个样品的基因组DNA扩增结果表明,通江百合在百合属中群体水平和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丰富,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其他的单子叶植物。异花传粉、无性繁殖系数低可能是通江百合遗传多样性高于其他单子叶植物的主要原因。通江百合居群内变异大于居群间变异。通江百合居群发生了较大程度的遗传变异,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672,高于单子叶植物平均分化系数(Gst=0.2310)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平均分化系数(Gst=0.2330)。异交,基因流受阻、地理阻隔作用和较小的种群规模是是导致通江百合产生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 作者

    智丽;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大学;
  • 学科 园艺学(花卉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李名扬;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Q949.718.23;
  • 关键词

    百合属; 亲缘关系; 通江百合; 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