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疑与鲁迅的精神个性和文学创作
【6h】

多疑与鲁迅的精神个性和文学创作

代理获取

摘要

围绕着鲁迅的“多疑”这个话题,本文试图从思想特质、精神个性、文学创作三个维度对鲁迅的多疑进行观察和分析。
   第一章主要从鲁迅的逆向思维、思维的周延性、思维的联想性三方面分析多疑对鲁迅思维特质的影响和构建。本文认为多疑使鲁迅透过生活表象把握事物本质上二元对立的矛盾规律,形成了正面反观的逆向思维;而对事物的反复思考和质疑,又使得鲁迅的思维具有周延性特点,这也是鲁迅被评为“多疑”的重要原因所在;多疑还使得鲁迅思维具有联想性的特点,拥有丰富的联想力。
   第二章主要从祛魅意识和批判精神两个角度进行阐发,鲁迅的多疑和他的祛魅意识、批判精神有着紧密而深刻的联系。本文认为,血热的人生体验使得鲁迅以存在性/日常性经验作为自己观察和思考的基础和前提。与此同时,多疑的性格使鲁迅将存在性/日常性经验置于精神层面(形而上领域)进行思考,形成了穷尽事物真相的祛魅意识。祛魅意识是链接鲁迅血热生活和形而上领域的关键性纽带,当鲁迅从早期启蒙主义理论走出来,回归到存在性/日常性的思维上来,当他因多疑而建立起的祛魅意识出现的那一刻,独特的鲁迅世界也就诞生了。祛魅意识比现实主义、清醒现实主义等概念更能贴近鲁迅独特的精神个性。鲁迅的多疑和祛魅意识使鲁迅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批判精神,这种批判是全方位、彻底性的批判,既包括对外在社会万象、文化形态、个人命运的批判,也包括对自我世界以及自我意识本身的祛魅和批判。
   第三章主要从多疑与隐喻的设置、戏拟的运用、叙述者的设置三个角度,分析了多疑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鲁迅的多疑气质和深厚的艺术涵养,使得鲁迅在隐喻的设置上呈现出丰富的联想力、精妙的构置力和鲜明的批判性;在戏拟手法的运用上从单一的修辞格拓展为深富文化意蕴的行文策略,并表现出独特而富有新意的寓意:在叙述者的设置上则呈现出反思性、批判性,叙述视角游移多变等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