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专业发展场境中的教师合作——一项扎根理论的研究
【6h】

专业发展场境中的教师合作——一项扎根理论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 论

(一)研究缘起

1.教师合作是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诉求

2.教师合作的实践命运并不乐观

(二)文献综述

1.教师合作的相关研究

2.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及其与教师合作关系的研究

3.已有文献的研究述评

(三)概念界定

1.教师专业发展

2.教师合作

(四)研究设计

1.研究现象与问题

2.研究思路与内容

3.研究方法的择定

4.研究个案的选取

(五)研究过程

1.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2.资料的归类与分析

3.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六)研究价值

1.学术价值

2.实用价值

一、教师合作现象的日常展现

(一)师徒帮带——新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

1.Q校的师徒帮带活动

2.Z校的“师导师制度”

(二)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的集中体现

1.“主题式备课”:Q校的集体备课方式

2.“三个版本”:Z校的集体备课及特点

(三)协同教学——合作新途径的校本探索

1.“跟进课”中新教师的“巡回演出”:同一学科教师合作的校本探索

2.超越“小团体主义”:跨学科协同中不同学科教师合作的尝试

二、教师合作过程的多维分析

(一)教师合作过程的技术维度分析

1.“一对多”的师徒合作:“一对一”师徒结对形式的改进

2.“经验+反思”的合作取向:师徒结对与跟进课的操作流程及其理论依据

3.二者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到的实际作用

(二)教师合作过程的交往维度分析

1.赋权与领导——合作主体的角色确立与合作取向

2.信任与冲突——合作过程的人际氛围与交往方式

3.资本与收益——合作成员的利益付出与利益回报

(三)教师合作过程的文化维度分析

1.教师对合作价值的认可

2.评价制度对合作的规约

3.教师合作行为的产生

三、教师合作问题的理论建构

(一)生态取向作为理解教师合作的理论视角

1.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生态学转向

2.生态取向视阈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点

(二)教师合作问题中的生态因子及两类环境

1.教师合作中的因子与环境的分类

2.两类环境的性质及对教师合作的影响方式

(三)生态取向视野下教师合作的一个理论架构

1.学校作为教师合作的大环境

2.教研组、备课组作为教师合作的小环境

3.教师个体及其与两个环境的相互影响与双向互动

结论与建议

结语与研究者的反思

附录:访谈提纲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展开▼

摘要

对教师合作的研究缘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合作伴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生态学转向而兴起,它是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理论诉求;二是缘于现实中教师合作的缺失与合作的虚假化:放眼实践,鉴于教师工作特点的孤立性、学校组织制度的竞争性,以及传统教师文化的保守性等因素的制约,教师合作的实践命运并不乐观。
   本文以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合作研究的理论视角,选取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为个案,选用了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展开研究,运用访谈法、实物分析、参与式观察等方法搜集资料,运用类属分析法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类、编码。本研究遵循实践——理论、具体——抽象的归纳式研究思路,在对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建构理论。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笔者就两所学校的师徒帮带、集体备课、协同教学三种典型的合作形式进行现象描述;在第二部分,分别从技术、交往、文化三个维度对几种教师合作形式进行综合分析。技术维度的分析表明:相比“一对一”、“多对多”的师徒结对形式,“一对多”的师徒结对形式兼具合理性与可行性;“实践——反思”取向与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并非截然不同,而是有所交叉;“实践——反思”的合作取向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合作方式。交往维度的分析表明:在现实中,作为教师合作领导者的教研组长角色认定的“行政化”和作为教师合作平台的教研组组织属性的“行政化”相互催生、相互强化,使得教师合作背离了其本真意义,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合作主体之间在情感信任的基础上产生认知冲突是教师合作的理想状态;教师合作的深入性和持久性受到合作主体间所拥有的合作资本的影响,有效而持久的教师合作是一种“双赢”、“共生”的合作。文化维度的分析表明,有关合作的教师评价制度对教师合作具有重要影响,合作的学校文化与教师文化是促进教师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的保障。在第三部分,笔者从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出发,构建出理解教师合作问题的一个理论架构。在这个理论架构中,教师合作由教师个体和外在环境组成,其中外在环境根据性质不同又可以分为小环境与大环境,三者相互影响,彼此双向互动,形成了以教师个体为中心的包容性结构。
   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为学校促进教师合作提供一些实践建议,即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外在支持,以保证教师合作真实、有效而持久,这些支持措施包括:第一,改善学校文化,孕育合作、信任的教师文化;第二,创新教师评价,通过评价引导教师建立“共生”的合作价值观,并促使教师合作意愿向合作行为转化;第三,变革组织机构,促使教研组等教师合作的专业组织与教研组长等教师合作的领导者回归专业属性;第四,平衡合作资本,为“弱势”教师追加合作资本,保证教师在合作中的利益付出与利益回报相平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