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学校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有限性研究
【6h】

学校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有限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 论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已有研究述评

(三)本研究的设计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作用有限性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1.从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来看

2.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来看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限度

1.学校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有限性

2.学校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有限性

3.学校教育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有限性

二、对学校教育有限性认识缺位导致的不良后果

(一)忽视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导致教育理论上的“学校教育万能论”和“学校教育无能论”

1.忽视学校教育有限性直接导致“学校教育万能论”

2.对学校教育有限性认识缺位最终导致“学校教育无能论”

(二)忽视学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有限性导致教育改革实践的失误

三、弥补学校教育有限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探寻

(一)正确理解“教劳结合”对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意义

1.“教劳结合”思想的历史渊源

2.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深刻内涵

3.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原则与道路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教结合”全面育人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靠学校教育和社会共同来完成。而人们在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和实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时,常常会走入这样的误区:认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出马克思、恩格斯所指的“全面发展”的人,故而一厢情愿地对学校教育寄予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期望。 实质上,学校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是由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所决定的。学校教育在多少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基础”的东西,它们反映着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体现着学校教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在学校教育改革中,这些“基础”的东西千万不能丢。当然,强调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并不是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无所作为”。恰恰相反,学校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认清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保证学校教育本体功能的正常发挥,这样学校教育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作出更大贡献。 忽视学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有限性,将直接导致理论上的“学校教育万能论”和“学校教育无能论”,进而影响教育改革实践的进行。历史上由于忽视学校教育的有限性,最终使得教育改革失败或不了了之的情况并不鲜见。由此说明,学校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上,确实存在着某种限度。如果不承认这种有限性,希图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学校教育,就完成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结果只能是学校教育正常活动受挫,人的全面发展无从谈起。 认识到学校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所起作用的有限性,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可以实现的,只要能弥补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就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理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考虑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道路。需要强调的是,“教劳结合”中的“教”,不仅仅指学校教育,而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教结合”的教育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