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解决问题”版块的适应性研究
【6h】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解决问题”版块的适应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背景

1.1.1时代背景

1.1.2现实背景

1.2研究的问题

1.3研究的意义

2文献综述

2.1解决问题的研究综述

2.1.1问题的界定

2.1.2数学教育界关于解决问题的研究

2.2应用题的研究综述

2.2.1数学应用题的界定

2.2.2数学教材中“应用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

2.2.3数学应用题研究综述

2.3教师教学适应性的研究综述

2.3.1教学适应性概念的界定

2.3.2教学适应性的研究综述

3研究的设计和过程

3.1样本

3.2研究工具

3.2.1问卷调查表

3.2.2课堂教学设计表

3.2.3访谈提纲

3.3数据收集

3.4数据分析

4研究分析

4.1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与传统“应用题”的内容比较分析

4.1.1基于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比较分析

4.1.2基于教材内容的比较分析

4.2教师教学“解决问题”版块的适应性现状分析

4.2.1教师对解决问题目标理念的认同程度的现状分析

4.2.2教师对教材中“解决问题”内容的认同程度的现状分析

4.2.3对教师“解决问题”教学行为的现状分析

5问题归结

6思考与建议

7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与“解决问题”联系紧密,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两年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以“解决问题”专题代替了传统的“应用题”,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中适应这种变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本文以国家首批课改实验区——重庆市北碚区的小学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在“解决问题”版块教学的适应性,研究的基本思路: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比较《标准》中对“解决问题”的要求与《大纲》对“应用题”的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之间的差异性、新旧教材中对“解决问题”与“应用题”的内容安排的不同;然后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及课堂观察的方式获取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的适应性方面的定性定量数据。(发放问卷267份,回收有效问卷251份,回收率为94%,回收的问卷基本上具备研究群体的初始特征;随后从城市、镇中心和乡村中各选取一所代表学校,并对各代表学校的一名数学教师进行课堂观察。)研究表明:小学数学教师虽然经过了一轮的课程改革,但是在“解决问题”版块的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适应,教师对“问题”内涵的把握较混乱,对“提出问题”的重视不够,农村教师对“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依然存在一定的障碍,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对于解决策略方面城乡教师均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上述调查和自身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针对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作者认为,要使新课程理念能够深入人心,能够转化为一线教师的教学行为,就必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完善评价机制;促进骨干教师的探讨与示范作用,促进所有教师的实践:促进教材的进一步完善;“解决问题”应是各门学科的终极目标。

著录项

  • 作者

    罗玮玮;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大学;
  • 学科 基础数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宋乃庆,李忠如;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数学;
  •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