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胜任素质的探索性研究
【6h】

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胜任素质的探索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研究意义

1.1理论意义

1.2实践意义

2研究现状

2.1胜任素质及其模型构建

2.2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胜任素质研究

2.3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3本研究构想

3.1研究目的

3.2研究方法

3.3研究假设

3.4研究思路

4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胜任素质结构的理论构建

4.1研究目的

4.2研究方法

4.3研究结果

4.4研究结论

5大中学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胜任素质实证研究

5.1研究目的

5.2被试与施测

5.3统计处理

5.4结果与分析

5.5 讨论

5.6小结

6中学MHSSW胜任素质水平的调查分析及讨论

6.1研究目的

6.2研究方法

6.3结果与分析

6.4讨论

6.5小结

7总讨论与总结论

7.1总讨论

7.2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大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MHSSW)的从业素质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胜任工作?如何评价其胜任素质的发展水平和特点?这些问题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从组织行为学关于员工胜任素质的研究视角出发,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现有关于学校社会工作者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局限。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困内外现有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胜任素质的成果,运用文献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冈素分析等方法对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胜任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胜任素质结构的理论构建,即在理论分析和访谈的基础上确定出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胜任素质的四个,级指标:知识、能力、态度以及人格特征,然后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开放式问卷、半开方式问卷和访谈结果进行二级指标提炼,初步构建出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胜任素质结构的理论模型:(2)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胜任素质的交叉实证研究,即参照开放式问卷结果,依据研究一所构建的胜任素质结构,编制出初始问卷,并对初始问卷进行斟酌修改,然后发放到大中学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手中,让其对所编的胜任素质的重要度予以评价。将回收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检验理论结构的合理性,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形成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胜任素质结构测量工具;(3)运用编制的正式问卷对中学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进行调查,考察其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胜任素质的现状水平和发展特点,为培训提供依据。 练合本研究,土要得出以下结论: (1)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胜任素质结构具有多维性,是一个由一阶11因素二阶4冈素的多维度多层次结构。一阶因素包括沟通协作能力、亲和力、人际监控能力、成就动机、实践力、认知性、自信心、知识的丰富性、知识的可用性、情感性和行为性;二阶因素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态度结构和人格结构。 (2)编制的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胜任素质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基本符合测量学的要求,可以用作招聘和培训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参考和依据。 (3)中学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胜任素质现状水平低于其认知水平,并且在工作职务、所教学科等人口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