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离体快繁及八倍体新种质的选育
【6h】

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离体快繁及八倍体新种质的选育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语表

声明

第1章文献综述

1.1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及在花卉上的研究应用

1.2植物多倍体的类型及特征特性

1.3人工诱导多倍体

1.4多倍体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1.5鸡冠花研究现状

第2章引言

2.1研究背景

2.2研究内容及目的

第3章鸡冠花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3.1试验材料

3.2试验方法

3.3结果与分析

3.4讨论

第4章鸡冠花八倍体的获得及与四倍体的对比研究

4.1试验材料

4.2试验方法

4.3结果与分析

4.4讨论

第5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属于苋科(Amaranthaceae)青葙属(Celosia),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序顶生,色彩鲜艳明快,既可盆栽、露地栽培观赏,也可用作切花和干花材料,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时也具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本研究以鸡冠花种子为试材,对鸡冠花离体快繁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染色体工程技术,利用秋水仙素进行八倍体诱导,以期得到具有价值的鸡冠花八倍体新种质,并为以后的倍性育种奠定基础。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鸡冠花离体快繁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种子消毒方法:洗涤剂浸泡10 min,自来水冲洗30 min,75%乙醇消毒30 s,0.1%升汞消毒10 min(滴加1~2滴1%的吐温-20),无菌水冲洗4~6次:初代诱导鸡冠花的芽分化最佳培养基:MS+1.0 mg/L6-BA+0.2 mg/LNAA,增殖系数1.17;继代增殖以不定芽为材料的最佳培养基:MS+1.0 mg/L6-BA+0.1 mg/LNAA,增殖系数为1.43;以茎段为材料产生不定芽的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1.0 mg/L6-BA+0.02mg/LNAA,增殖系数为4.67;最适生根培养基:1/2MS+IBA0.4 mg/L,生根率95%,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以MS+1.0 mg/L6-BA+0.2 mg/LNAA诱导鸡冠花试管开花,诱导开花率最高。 在组织培养的基础上,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采用浸泡法和混培法对鸡冠花进行多倍体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浸泡法以0.15%秋水仙素溶液处理36 h效果最好,诱变率为23.3%;混培法以添加0.1%的秋水仙素的培养基处理15 d为好,诱变率为16.7%。 对八倍体(2n=8x=72)和四倍体(2n=4x=36)鸡冠花植株外部形态特征、气孔密度、保卫细胞大小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八倍体植株的叶片增厚、叶子变长、叶形指数变大,分别是四倍体的205%、144%、116%;八倍体气孔密度明显下降,为四倍体的49%;保卫细胞增大,长、宽分别为四倍体的170%和164%;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明显增多,为四倍体的178%; 叶绿素含量增加,为四倍体的145%。经方差分析,八倍体与四倍体的叶长度、厚度、气孔密度、保卫细胞长度、宽度和叶绿体数目存在极显著差异。叶长度、叶片厚度、气孔密度、保卫细胞的大小和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可作为鉴别四倍体和八倍体鸡冠花的重要参数。对八倍体和四倍体鸡冠花植株进行抗性对比研究。其抗寒性研究结果:5℃低温处理24 h后,四倍体的丙二醛(MDA)含量为八倍体的208%,达到极显著水平,八倍体抗寒能力强于四倍体。抗旱性的研究得出:四倍体外渗率为八倍体的203%,经20%PEG处理后,四倍体植株株外渗率为八倍体182%;处理后四倍体丙二醛含量为八倍体的226%,达剑极显著水平,八倍体鸡冠花抗旱能力强于四倍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