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找寻一种方式让别人懂你”——严歌苓旅美小说中的女性分析
【6h】

“找寻一种方式让别人懂你”——严歌苓旅美小说中的女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严歌苓笔下的女性世界

一、绚如夏花,静若秋叶——女性身份与性格的多方展示

二、左手爱情,右手年华—女性世界中的情感与爱恋

三、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女性生命意识的多元发掘

第三章女性视角的叙事呈现

一、女性视域下的男性世界

二、女性视角中的历史叙述

三、女性叙事中的女孩视角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校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严歌苓是当代旅美作家,也是异质文化语境下执著的书写者。她的作品以现代性的叙事技巧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人性的指涉以及对东西方文化冲突下的理性思考,因而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以严歌苓旅美小说中所描绘的众多女性人物群像为切入点,分析了严歌苓笔下所展露出来的女性世界,进而揭示出严歌苓叙事中的女性视角,以此探讨女性这一性别角色在严歌苓小说中所蕴含的特殊意义。 绪论部分着重介绍了作者严歌苓的传奇经历,并于其小说相结合,在传奇的经历中展开对其小说创作的讨论,归纳了严歌苓小说的题材,一是反映历史,透视人性,尤其是对文革期间动乱史的不同呈现。二是反应华人移民生活和移民心态。并对其小说中的女性人物群像作大致的梳理和概括。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叙事视角,包括小说里女性视域下所呈现出来的男性世界;女性视角中的历史叙述:对小女孩视角的运用。 第二部分,对女性世界的书写,首先展示了女性人物的身份与性格,一是处在边缘状态的草根女性。生存的压力使得他们游走在社会的边缘;二是处在新移民阵营中的寻梦者,生活在异国他乡,漂泊的生活状态昭示着自己身份的尴尬:三是文革时期的知识青年,她们经历着命运中的种种突如其来,遭遇着一系列的转折和际遇;四是懵懂蒙昧的女孩子,她们在划满着历史伤痛的轨迹里成长,多少显出一些强迫的痕迹,以知青,都市女性,农村女性以及边缘女性等众多的女性群像为主,在各不相同的视角转换中,凸现出了各类不同女性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用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方法展现了她们各自的生命轨迹,挖掘出她们性格的多样性:卑微中的谦和与善良,张扬中的泼辣与韧性,历史中的隐忍与反抗,宿命中的抗争与妥协。 本文在探索女性人物群像的过程中,以女性世界中的情感与爱恋作为切入点,发掘出严歌苓小说中存在的多种情爱关系:异国情爱,包括与外籍人士的恋爱和异域之下的华人之恋;同性之间的情爱;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情爱,包括对孩子式人物的爱恋和对父亲式人物的爱恋,这些复杂多元的情感构成了严歌苓小说中颇为壮观的一幕,其中不乏她根据自身经历写成的故事,为她的小说蒙上了一层传奇般的色彩。 值得关注的是透过这些女性人物群像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种多元化的女性生命意识。突出展现了女性在灾难里对生命本体的延续,在动荡的社会变革中,对生命个体充满着母性的关爱和包容:女性在精神困顿迷失中对自我和他人的精神救赎,其中尤其展现了慷慨的性,女性海涵一切的姿态使得生命生生不息的繁衍了下去。 第三部分,对于女性叙事视角的分析,主要在女性世界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对于女性叙事视角的讨论。首先是女性视阈中的男性世界,包含父亲所包含的话语阐释包括在动荡年代中对安全感的寻求,逃避灾难时女性本能的对男性角色的期待和渴望;丈夫,丈夫这一角色是两性关系确立的具体表征,在很多时候成为女人懦弱或坚强的陪衬;情人,是女性自己交付依托的情感归宿,作为潜在的理想表征进行着关于性别角色的对话。其次是女性视角中的历史叙述。一是通过创伤性的个人记忆再现,展示出历史存在的破碎和沉重;二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历史化书写,完成对女性自我历史地构建,总之用女性视角来加以展开的历史叙事被蒙上了一层感性的色彩。最后,分析了严歌苓小说女性叙事中的女孩视角,孩子带着一丝未曾退去的童真客,观的讲述着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切,使得历史变成了透视人性和政治的场域,孩子视角中的非逻辑性叙述,让我们在片断交错的场景中感受到历史的破碎,人性的断裂,信念的混乱和道德的坍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