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电信诈骗犯罪案件的现状、特点与打防策略研究——基于重庆市近三年的数据分析
【6h】

重庆电信诈骗犯罪案件的现状、特点与打防策略研究——基于重庆市近三年的数据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本文的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动机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目的

二、我市电信诈骗犯罪的案件数据及发案特点

(一)2012至2014我市电信诈骗犯罪现状

1、 电信诈骗案件发案数逐年攀升

2、 电信诈骗受骗金额直线上升

3、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平台系电话和网络

4、冒充公检法、银行、快递公司等诈骗手法多发

(二)我市电信诈骗犯罪呈现出的五个特点

三、我市电信诈骗犯罪高发的主要原因

(一)群众防范意识较低

(二)侦破与打击难度大

(三)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四、遏制我市电信诈骗犯罪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

(二) 建立反电信诈骗联动机制

(三) 加强典型案件分析和打击

(四) 切实发挥好相关部门的监管作用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通讯的迅猛发展,犯罪分子借助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讯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诈骗犯罪近些年也呈现出飞速蔓延趋势,由于此类案件多为跨省市甚至是跨国境作案,存在着侵害面广、作案目标不固定、查证和取证难度大、追缴涉案资金难等困难,给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据统计,重庆市(以下称“我市”)近三年来的电信诈骗犯罪发案数和诈骗金额数相对于往年增速明显,整个犯罪的情况不容乐观。为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严厉惩治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笔者以一名公安干警身份先后前往重庆市通信管理局、重庆市联通公司、重庆市公安局刑警总队和经侦总队开展实证调研,掌握了2012年至2014年重庆电信诈骗案件的发案总量、立案数据、作案手法、涉案金额以及侦查工作存在的实际困难等资料。数据显示我市目前电信诈骗案件发案数呈逐年攀升趋势,电信诈骗受骗金额直线上升,电话和网络诈骗所占比重最多。针对这一现实,控制住电话和网络渠道,就找准了治理我市电信诈骗高发的关键。
  结合上述调研情况以及笔者参与的四起典型电信诈骗案,笔者将首先介绍电信诈骗犯罪所呈现的“犯罪手段科技化”、“作案方式多样化”、“犯罪群体职业化”、“犯罪现场流动化”、“赃款转移迅速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电信诈骗案件高发的原因,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源头防范”与“打击典型”相结合的策略方法,但无论是打击还是防范,都需要多部门共同努力,上下一心,才能遏制住电信诈骗犯罪在我市的发展势头。
  除了引言,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共约15000字:
  第一部分是研究概述,主要讲述了本文撰写的动机和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具体分为两个小部分,第一小部分以数据加图表形式介绍重庆电信诈骗案件2012-2014的现状:(1)电信诈骗案件发案数呈逐年攀升趋势;(2)电信诈骗受骗金额直线上升;(3)电信诈骗的主要作案平台系电话和网络;(4)冒充公检法、邮政局、快递公司等诈骗手法多发。第二小部分结合几起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例,阐述重庆电信诈骗犯罪的呈现出的五个特点:(1)犯罪手段科技化;(2)作案方式多样化;(3)犯罪群体职业化;(4)犯罪现场流动化;(5)赃款转移迅速化。
  第三部分,分析目前电信诈骗案件高发的原因。首先是由于群众防范意识较低,对一些新兴的通信技术和软件不够了解。其次是侦破与打击客观存在一定难度:(1)“案件侦破难”;(2)“追缴赃款难”;(3)“获取证据难”;(4)“打击处理难”,第三是由于相关部门监管职责未履行到位。
  最后一部分,分为四点,第一点是“源头防范”,首先是通过各种手段(网络宣传、短信提醒)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然后督促运营商将手机开卡实名制落到实处,从根源上防止电信诈骗案的发生;第二点是建立反电信诈骗联动机制,统筹各个部门,实现对电信诈骗响应的效率“最大化”;第三点是加强“分析和打击典型”,通过典型案例的打击和分析研究,形成一套针对不同电信诈骗类案的打击技战法;第四点是切实发挥好有关部门的监管作用,全方位阻断犯罪嫌疑人作案的渠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