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强行借钱后写下借条行为的定性分析——以张某强行借款案为例
【6h】

强行借钱后写下借条行为的定性分析——以张某强行借款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案件基本情况

(一)案由

(二)案情介绍

(三)分歧意见

(四)争议焦点

二、相关问题的法理分析

(一)牵连犯的处断原则

1.从一重处断原则

2.从一重从重处断原则

3.双重处断原则

4.数罪并罚原则

(二)罪与非罪的界分及民刑责任承担

1. 罪与非罪的划分

2. 民刑责任的确定

(三)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1.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

2.非法占有目的的内容

3.非法占有与非法占用

4.刑事推定方法

(四)借条的法律效力

三、本案的分析与结论

(一)张某不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和非法拘禁罪

(二)张某的行为不属于民间借贷

(三)张某构成抢劫罪

1. 张某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 张某实施了暴力行为

3. 借条不能阻却行为违法性

(四)张某写下借条及道歉的行为可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四、本案研究的启示

(一)加强对非法占有目的的立法完善

1.对非法占有目的的概念加以确定

2.对非法占有目的的立法和司法解释进行规范和统一

(二)刑事推定方法的完善

(三)取消牵连犯的有关规定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前进,犯罪形式也日益多样,犯罪率不断上升。社会经济财富的不断增长,使得经济类犯罪也不断增加,当经济犯罪与暴力犯罪结合在一起,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双重威胁,国家也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最大限度的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犯罪行为的侵害。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公民的法律素养和道德素养也得到不断提升,但法律知识的不健全以及面对金钱的巨大诱惑,使得许多犯罪行为令人很是费解。
  本文从一个行为人携带玩具手枪、匕首以及胶带翻墙进入同村的被害人家中,胁迫被害人夫妇自绑双手、双脚,威逼被害人说出家中现金存放位置,取得财物后,又向被害人写下借条并下跪道歉的案例入手,对案例中涉及的理论进行论证和分析,并从中得出相应的研究启示。本文除前言共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案件情况,对张某强行借钱并写下借条案在审理过程中出现的分歧意见进行陈述并根据分歧意见总结出本案的争议焦点。
  第二部分对于案例争议焦点中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展开法理分析。首先,基于案例中各种犯罪行为与定罪之间的关系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牵连犯的四种处断原则进行分析,即从一重处断原则、从一重从重处断原则、数罪并罚原则和双重处断原则,对这四项处断原则进行剖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其次,对罪与非罪以及民刑责任的承担进行分析,提出在罪刑法定原则下犯罪构成要件是罪与非罪界分的标准,在对罪与非罪进行判定之后对行为人所相应承担的责任进行确定;第三,从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和内容的角度对于非法占有目的进行总结和定义,主张运用刑事推定的方法对非法占有目的这一行为人主观层面的意识进行认定。最后,对于借条应有之义进行分析,提出借条是基于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借款合同的一种外在表现,是出具人对于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承认,但是借条所反映的借款关系的成立必须存在意思自治的前提,否则不能成立,借条也就毫无法律依据,因而也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
  第三部分为案件的分析与结论,该部分结合相应的法理分析,对本案得出自己的处理意见。本案中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其对于被害人的钱财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完全符合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对于其写下借条并道歉的行为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第四部分,通过对案件的分析得出启示。应加强对于非法占有目的的立法规范,对刑事推定的方法加以完善,取消牵连犯的有关规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