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贿赂案件庭审中的被告人翻供问题实证研究——以C市2013-2015年418起贿赂案件为样本
【6h】

贿赂案件庭审中的被告人翻供问题实证研究——以C市2013-2015年418起贿赂案件为样本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贿赂案件中庭审翻供的现状考察

(一) 庭审翻供率

(二)庭审翻供的理由与控方的反驳证据

1.庭审翻供理由

2.控方的反驳证据

(三)控方与裁判者对庭审翻供的态度

(四)庭审翻供案件的裁判结果

1.庭审翻供与案件裁判结果的宏观考察

2.庭审翻供与案件裁判结果的微观考察

3.自首、坦白、立功等案件的裁判结果

(五)庭审翻供对诉讼程序进程的影响

二、贿赂案件庭审翻供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一体化的刑事诉讼构造

(二)缺乏独立的贿赂案件证据制度

1.贿赂案件证据体系薄弱

2.证据之间存在虚假印证现象

3. 缺乏独立的证明标准

(三)传统的贿赂案件侦查模式

三、贿赂案件中应对庭审翻供的策略

(一)制度层面

1. 改革一体化的刑事诉讼构造

2.构建独立的贿赂案件证据制度

3.建立职务犯罪审前程序一体化机制

4.在贿赂案件中建立侦辩协商机制

5.确立律师在场权和被告人沉默权

(二)理念层面

1.转变侦查理念

2.正确对待庭审翻供现象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贿赂案件的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又艰巨的工作,一方面,由于贿赂案件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其审理通常会引起某种外在关注或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贿赂犯罪没有犯罪现场可勘查、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隐蔽且自我保护意识强,在审理过程中容易因为证据的欠缺使案件陷入真伪不明的境地,如若被告人当庭翻供,则原本薄弱的证据体系会面临瓦解的风险。但是在实践中,贿赂案件庭审中的被告人翻供现象仅被视为庭审过程中的小插曲,是被告人投机取巧、抱有侥幸心理的体现,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认为,贿赂案件庭审翻供现象的产生,不仅仅是贿赂案件中证据的证明力问题,其根源在于我国一体化的刑事诉讼格局,包括刑事诉讼目的上对惩罚犯罪的倾斜、诉讼构造上呈现的“控审一体”和“侦查本位”。在某种意义上,当庭翻供是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主张程序利益的体现,它表明了现有的诉讼制度在追求实体正义与保障程序权益上的内在不足与外在局限,折射出我国诉讼制度、证据制度乃至国家治理中存在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理应作为一个重要的司法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但是,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侧重点多集中在庭审翻供的理由和消灭对策上,鲜有针对贿赂案件庭审翻供现象进行调研并从诉讼制度层面、证据制度层面深入剖析其问题成因的文章。因此,本文以贿赂案件庭审中的被告人当庭翻供现象为切入点,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实际翻阅数百份裁判文书,试图探究这一现象折射出的法理问题与实务问题,一方面期待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地减少贿赂案件中被告人当庭翻供的现象,另一方面期待一旦被告人当庭翻供,控方与裁判者能对这一现象给予应有的重视。
  全文除去引言、结语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贿赂案件中庭审翻供的现状考察。本部分以实证调研的数据为核心,从五个方面展示和分析了调研法院贿赂案件庭审翻供的情况,主要包括庭审翻供率、翻供理由和控方的反驳证据、控方与裁判者对庭审翻供的态度、庭审翻供对裁判的影响以及对诉讼程序进程的影响。
  第二部分为贿赂案件庭审翻供现状的成因分析。本部分以调研数据和访谈结果为前提,以庭审翻供率和法官采信率为主线,从诉讼构造、证据制度和侦查模式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贿赂案件庭审翻供现状的成因。
  第三部分为贿赂案件中应对庭审翻供的策略。本部分从制度层面和理念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应对庭审翻供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改革一体化的刑事诉讼构造、构建独立的贿赂案件证据制度、在贿赂案件中建立侦辩协商机制、建立职务犯罪审前程序一体化机制等制度改革建议和转变侦查理念等办案观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