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佛山“民主法治村”工程助推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之途径
【6h】

论佛山“民主法治村”工程助推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之途径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佛山“民主法治村”工程与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关系

二、佛山“民主法治村”工程的提出及做法

三、“民主法治村”工程以“四民主工作法”为推手的主要成效

(一) 加强“两委”班子建设与和谐协作,民主选举扎实有力

1. 坚持依法选举,配强村民委员会班子

2. 加强民主选举,确保村民自治形成有力的政治组织力量

3. 推行“两委”班子交叉任职,促进基层领导组织和谐协作

(二) 保障村民的决策主体地位,民主决策规范有序

1. 村民群众的决策主体地位得到有力支撑

2. 民主决策的制度环境不断改善

3. 民主决策与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相结合,认同感和拥护力明显提升

(三) 注重培育村民自治新生力量,民主管理创新成效

1. 建立基层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构建一张大综治网

2. 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

3. 找准切入点民主自治成效明显增强

4. 重视普法教育依法治村氛围日渐浓厚

(四) 活用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力量,民主监督体系拓展丰富

1. 健全体制内监督组织

2. 规范民主监督机制

3. 引入社会中介组织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

4. 干部目标任务制考核监督得到强化

四、佛山“民主法治村”工程对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简要评析

(一) 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佛山“民主法治村”工程自身存在的局限

2. 各种利益因素掺杂影响民主选举

3. 民主自治制度存在诸多缺失

4. 村民真正成为民主决策主体还有很大难度

5. 民主监督还有诸多薄弱环节

五、完善佛山“民主法治村”工程对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坚持村民自治的四项原则深化“民主法治村”工程成效

(二) 努力使村民真正成为推进“民法法治村”的主体力量

(三) 改进“民主法治村”考核机制提升创建工程质量

(四) 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深入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佛山地处珠三角腹地,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先行地,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达4814.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8.06万元(折合1.18万美元),率先进入“中国超千亿元俱乐部”地级市行列。佛山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率先富起来的地区之一,其农村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经济体制转型较早,市场经济体系较为完善,农村市场极其活跃,市场经济的洗礼使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趋于活跃,自主意识强烈,参政议政能力提高,这些都为佛山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经济土壤。但经济的发达不一定就代表其民主发展程度高。同时佛山毗邻港澳,是我国对外开放重点桥头堡,易受到欧风美雨的涤荡和影响。经济发展程度不断提升需要加快基层民主政治体制改革与之相适应。面对经济块头大、社会形势复杂、群众需要多元多样化、民主政治意识不断高涨的趋势,如何搞好新形势下农村地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围绕这一重要课题,近年来,佛山尝试在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中着力破题,探索以建设“民主法治村”试点工程为载体,与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平安和谐村居建设等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基层群防群治和提升农村幸福指数等重点目标推进,取得瞩目的工作成效,得到了中央和省有关部门的一致肯定,称为“佛山经验”加以宣传推广。综观学术界有关研究成果,多数学者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理论创新方面颇有建树,但对具体某个区域的案例剖析,尤其是对珠三角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如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探索创新和经验推广方面的专题研究涉及相对较少,或不够系统、全面、深入。
  本文尝试通过对该做法的大体剖析,阐述其做法与成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创新实践的研究,进一步发挥沿海较发达地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探索示范效应,这对加强农村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或较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