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秦汉“盗罪”考论
【6h】

秦汉“盗罪”考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一、秦汉时期盗罪罪名溯源

(一)“盗”字考释

(二)“盗”罪罪名溯源

(三)秦汉之际《盗》篇的设置沿革

二、秦汉时期盗罪之规定的发展演变

(一)秦汉“盗”罪的类型及其立法

(二)秦汉“盗”罪的司法原则

三、对秦汉时期“盗”罪立法体系的历史评析

(一)秦汉“盗”罪立法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二)对秦汉“盗”罪立法精神的审视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盗”罪是最古老的犯罪之一,而且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最重视的犯罪之一。“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有关盗罪的立法是古代法律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过程中,秦汉是中国传统法律制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秦汉律的基础上,经过魏晋南北朝的不断发展,集大成为隋、唐律。因此,秦汉立法在中国法律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盗”罪立法是秦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法律产生了重要影响。
  全文由导言、正文组成。导言部分主要说明本选题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及笔者所采用的研究资料、运用的研究方法等问题。正文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秦汉时期“盗”罪罪名溯源。主要考察三个问题:其一,“盗”字的含义。其二,“盗”罪罪名的历史沿革。其三,秦汉之际律典中《盗律》篇设置的沿革。对此三个问题的考察均以时间为线索,纵向考释分析秦汉时期及之前“盗”字的涵义,“盗”罪罪名沿革的考察及秦汉律典中《盗律》篇的设置,深入探析“盗”罪罪名在秦汉之前的历史演进及秦汉时期“盗”罪罪名的历史源流。
  第二部分:秦汉时期“盗”罪之规定的发展演变。主要考察两个问题:其一,秦汉“盗罪”类型及其立法规定。通过对秦汉简牍资料及传世文献资料的梳理,可以发现秦汉时期的“盗罪”主要包括:盗窃罪、强盗罪、略人、劫人、盗杀伤人、受赇以枉法及行赇、假借官物罪以及其他形式的“盗”罪。其二,秦汉时期对盗罪的处罚原则。从秦汉立法可见,秦汉法律对“盗”罪进行处罚的司法原则主要有:并赃论罪原则、平价原则以及追赃原则三项原则。本部分通过秦汉之间“盗罪”表现形式及其司法原则的对比分析,以期待对秦汉“盗罪”做出对比。
  第三部分:对秦汉时期“盗罪”立法体系的历史评析。本部分主要利用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等理论资源,对秦汉时期“盗罪”立法构架和立法精神进行总结与审视。笔者认为:中国古代“盗”罪的立法精神,首先关注的是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其次才是对官私财产权利的保护,而二者又是相辅相承的。为维护统治秩序,历代法律不惜以重刑治盗,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盗罪立法重刑主义的基本传统。秦汉法律内容大体上是相同的,基本上是法家思想的产物,是战国以来变法活动的成果。因此,秦汉有关“盗罪”的立法构架也是一脉相承的。汉代的“盗”罪立法除了继承秦制之外,于汉初也作了较大修改,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秦汉资盗罪立法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发展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