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反洗钱情报工作的探讨
【6h】

我国反洗钱情报工作的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一、洗钱犯罪的概述

(一)洗钱犯罪的概念

(二)洗钱犯罪的存在的原因和发展历史

(三)洗钱犯罪的过程和主要形式

(四)洗钱犯罪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国外的反洗钱情报工作

(一)对反洗钱情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洗钱情报信息的主要收集途径

(三)英美两国反洗钱情报工作的简介及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

三、我国反洗钱情报信息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一)我国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二)我国的交易报告制度

(三)我国的反洗钱情报机构

四、加强我国反洗钱情报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我国反洗钱金融情报中心的建设,强化其作为专门金融情报机关的职能

(二)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对洗钱情报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三)公安机关等具备侦查权的反洗钱职能部门在工作中转换思路,从自身角度增强对洗钱情报信息的收集、分析能力

结 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20世纪中期以来,洗钱犯罪活动迅猛发展,严重威胁各国的经济安全、危及全球经济发展。反洗钱工作近年来在我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有效的宣传工作,使社会公众对洗钱和反洗钱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我国各项反洗钱专门工作中,情报工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首先指出所要阐述的反洗钱的情报工作的意义。在各项反洗钱的专项工作当中,针对洗钱活动的情报工作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接着对反洗钱情报问题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的说明,指出在研究金融领域的反洗钱情报工作的同时,还应重视从侦查角度研究反洗钱情报问题。采取比较分析和现实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目的在于研究如何从金融和侦查两方面推动我国反洗钱情报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二部分是洗钱犯罪的概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⑴洗钱犯罪的概念。是把非法收入合法化的过程,是对隐瞒或者掩饰犯罪收益所有各种犯罪活动的总称。我国刑法对洗钱犯罪也有详细的规定;⑵洗钱存在的原因和发展历史。洗钱的原因有犯罪的内在主观需求和客观环境的宽松、纵容两个方面。现代意义上的洗钱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文章以洗钱发展中的典型案例进行说明;⑶洗钱的过程和主要形式。洗钱的方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货币走私、利用金融系统、利用各种公司掩体、利用地下钱庄、利用互联网等等,并且还在不断发展变化。但不论采取什么方式,洗钱的过程通过分解仍然分为处置、离析、归并三个阶段;⑷洗钱犯罪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洗钱活动逐渐猖獗,其规模和危害日益增大,并与上游犯罪相分离,逐步成为独立的严重犯罪。洗钱犯罪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逐步由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国家和反展中国家蔓延,更加国际化、专业化、智能化,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与各种上游犯罪的联系更加紧密,动用资金呈大规模化。
  第三部分阐述了国外对反洗钱情报工作重要性的共识以及反洗钱情报工作所担负的发现案件线索、查找现有监控体系漏洞、分析掌握洗钱规律、建立洗钱犯罪预警机制、促进反洗钱国际交流五项任务。在洗钱情报的收集途径方面,对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三个主要的情报来源制度进行说明,其中以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为重点。国外情况的介绍选取了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通过系统的阐述两国的反洗钱职能部门、反洗钱情报机构的设置以及情报工作的主要内容,总结其各自情报工作的特点和优势:美国的反洗钱情报信息系统组成部门多,结构层次复杂,但是因为其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U)作为情报中心、信息纽带具备了强大的情报收集、分析、比对、归类、传递的功能,从而使整个美国的反洗钱情报系统保持了很高的协调合作水平。美国的反洗钱信息系统技术先进、数据资料庞大详细、情报收集分析比对迅速高效、资料交流传递快捷安全;英国反洗钱情报信息获取的方式和渠道是基于真实怀疑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金融机构对可疑交易的分析判断水平很高,并且英国的金融机构和国家犯罪情报局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这点是具备典范意义。接着通过对比我国的反洗钱情报工作实际情况,发现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
  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要部分,着重从我国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我国的反洗钱情报机构三个方面对我国反洗钱情报工作的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与国外的比较发现我国反洗钱情报工作的薄弱环节。我国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存在的问题有制度贯彻执行不够彻底,金融机构对客户身份的识别能力不足。大额交易报告制度存在的问题有大额交易的错报、重报问题较难克服,许多交易要素需要营业网点进行手工补入,影响工作效率发挥,数据的可靠性与及时性受到影响,大大降低了数据利用价值。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存在的问题是可疑报告内容不够详实,情报价值不高,金融机构内部尚缺乏对可疑交易的综合分析判断过程。从交易报告制度整体来看,由于对可疑交易的分析能力不足,我国目前过于依赖大额交易报告制度,导致情报的准确率、利用率偏低。我国的反洗钱情报机构的问题是现有的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的性质定位无法充分有效开展情报工作,情报来源范围狭窄,没有实现与其他行政执法、司法部门信息共享,其运行模式和数据信息一级管理的模式,不能满足各方面共同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的需要。
  第五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针对我国反洗钱情报工作所存在的不足,从反洗钱金融情报中心建设,加强金融机构对洗钱情报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提高侦查机关对洗钱情报信息的收集、分析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反洗钱情报机构建设方面应参照国际惯例,建立我国真正的金融情报中心(FIU),明确其法律地位,扩大信息监测范围;建立高效、先进的情报处理系统、强大的金融情报数据库和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加强与各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金融情报队伍。在金融机构方面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完善的客户识别制度;加强金融机构内部的综合分析与判断流程,提高可疑交易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建立金融机构专职反洗钱人员的工作制度。侦查部门方面应设立专门的刑事情报部门,以情报信息主导侦查;创建以刑事情报信息资料数据库为基础的情报信息系统,提高情报利用的效率;加强对洗钱上游犯罪打击、控制的同时,深挖线索,发现洗钱犯罪的情报信息;确定洗钱案件的初查制度,提高对洗钱案件线索的核查能力;将地下钱庄等地下非法金融组织作为阵地控制的重点对象;加强国际警务交流,扩大情报来源,深化业务合作。
  第六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应以反洗钱情报建设为基础构建我国反洗钱的综合防控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