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重力双向温度梯度下Cz液池内热毛细-Marangoni-旋转对流基本特性的研究
【6h】

微重力双向温度梯度下Cz液池内热毛细-Marangoni-旋转对流基本特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主要符号表

1 绪 论

1.1 引言

1.2 Marangoni对流的研究现状

1.3 热毛细对流的研究现状

1.4 液池旋转的研究现状

1.5 热毛细-Marangoni–液池旋转对流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2 数学物理模型

2.1 引言

2.2 物理模型及相关假设

2.3 数学模型

2.4 数值方法

3 双向温差下Cz液池内的热毛细-Marangoni对流

3.1 引言

3.2 计算条件

3.3 基本流动

3.4 流动转变

3.5 三维振荡流动

3.6 本章小结

4 双向温差下旋转Cz液池内的热毛细-Marangoni-旋转对流

4.1 引言

4.2 计算条件

4.3 基本流动

4.4 振荡流动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Czochralski(Cz)法是最重要的人工晶体制备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硅单晶的生长。晶体生长过程中的熔体流动对晶体材料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在Cz法晶体生长过程中驱动熔体流动的力主要为热毛细力、旋转离心力、Coriolis力以及浮力等,各力的相互耦合使得熔体流动十分复杂。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生长晶体时,浮力对流消失。此时由熔体的自由表面水平温度梯度和内部垂直温度梯度以及坩埚旋转所诱发的热毛细-Marangoni-旋转对流为熔体的主要流动形式,这对晶体的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目前关于这些流动已有的研究主要针对单向温差存在下的流动,对Cz液池中双向温差下的热毛细-Marangoni对流以及双向温差下坩埚旋转的热毛细-Marangoni-旋转对流研究较少,然而在工业上以及自然界中,双向温差往往同时存在。因此,本课题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微重力双向温差下Cz液池中的热毛细-Marangoni对流以及热毛细-Marangoni-旋转对流的流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驱动力耦合情况下各力对流动的驱动作用,研究了不同驱动力耦合下熔体对流的基本形态,得到了热毛细-Marangoni对流转变的临界条件,获取了流动失稳后各种流型之间的转变规律,讨论了流动不稳定的原因。所得结论丰富了热毛细-Marangoni对流以及旋转热对流理论,对微重力下的晶体生长以及工业上的晶体生长提供了理论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Cz液池内仅有双向温度梯度驱动的熔体基本流的特征,得到了水平温度梯度(Ma数)和垂直温度梯度(Q)在驱动熔体流动中各自发挥的作用:随着Ma数的升高和Q的降低,熔体内部流动由双胞流向三胞流转变。晶体侧逆时针流胞由双向温度梯度共同驱动,坩埚壁侧逆时针流胞和顺时针流胞分别由Ma数和Q驱动,其流动强弱相互抑制。熔体内部流胞的流动强弱决定了熔体的流动形式。随着水平温度梯度不断增大,流动转变为三维时相关振荡流动,增大Q会使得转变的临界水平温差(Mac数)急剧下降。
  然后,研究了三维振荡时的流动特征,得到了Ma数和Q对振荡流的影响:随着Ma数的增大,流动不稳定性增强。自由表面上的温度波动形式随着流动不稳定性的增强发生改变,开始由双层花瓣状振荡波转变为热流体波,随后转变为外层三维稳态、内层三维振荡的双层振荡结构,最后转变为振幅随时间变化的振荡波。这种转变规律主要是因为熔体流动由Q主导转变为由Ma数主导所致。当Ma数不变增大 Q时,自由表面温度波动形态几乎不发生改变,流动不稳定性强。在流动失稳后,熔体开始周向旋转,其自由表面周向速度的波动幅度大于径向速度波动并随流动不稳定性的增加不断增大,而径向速度的大小远大于周向速度。因此提出了用自由表面周向速度波动来表征熔体的失稳程度,用自由表面径向速度波动来表征熔体的流动强度。
  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热毛细-Marangoni-旋转对流中,Ma数和旋转雷诺数(Rec)对熔体流动的影响:流动为稳态时,增大 Ma数后熔体流动和无旋转时的变化规律一致,但其改变的幅度较无旋转时小。增大Rec会减小自由表面熔体的径向外流并增大自由表面在坩埚壁附近的径向内流和熔体的周向流动。当流动失稳后,增大Ma数使得自由表面温度波动幅度出现先增大后减小后又增大的规律,因为Ma数驱动的熔体流动经历了最开始扰动基本流使之失稳,然后和各力驱动的流动平衡,最后主导熔体流动的过程。增大Rec则会使得自由表面温度波动出现先增大后减小后又增大最后又减小的复杂规律,这是因为Rec驱动的流动首先和Ma数驱动的流动经历了一样的过程,但在由Rec驱动的流动和各力驱动的流动相互平衡过渡到最后由Rec主导熔体流动的过程中,熔体内各流胞相互挤压导致流动不稳定性增强。随着Rec主导作用增强,自由表面温度波动幅度下降直至流动转变为稳态,说明Rec主导流动之后可以增强流动的稳定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