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和预防的相关因素探讨
【6h】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和预防的相关因素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关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和预防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对2004至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412例,进行病史资料采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并且分期,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1、2、3小时血糖、胰岛素及C肽,通过餐后及空腹变量值得出相应时段血糖、胰岛素及C肽波动值。应用spss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412例2型糖尿病病例中,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05例,占49.76%,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54例,占37.38%,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3例,占12.86%。②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及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3组间年龄、糖尿病病龄、体质指数、高血压级别、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3小时血糖、餐后1、2、3小时血糖波动、空腹胰岛素、餐后1、2小时胰岛素、餐后1、2、3小时胰岛素波动、空腹C肽、餐后1、2、3小时C肽,餐后1、2、3小时C肽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餐后1小时血糖及餐后3小时胰岛素在3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③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随糖尿病病龄的延长明显增加。④对于空腹及餐后1、2、3小时血糖、胰岛素、C肽和其相应时段波动值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或者发生发展行spearman 秩相关分析时,除空腹血糖、餐后1小时血糖及其波动,餐后3小时胰岛素外,其余P<0.05。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餐后3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在统计学上相关(P<0.05),其相对危险度估计值Exp(B)分别为1.190及1.064。⑥餐后2小时血糖和餐后3小时血糖与HbA1C的相关系数为0.335和0.344,而空腹血糖与HbA1C相关系数要低,为0.275。 结论:①餐后血糖和空腹胰岛素升高为DR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对餐后血糖和空腹胰岛素的检测和控制有利于预防DR发生;②餐后胰岛素、空腹及餐后C肽的降低,可以预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提供血液学方面的参考。③血糖波动增大、胰岛素及C肽餐后波动值减小也能反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的情况,故临床上应该予以重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