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碚与南通早期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比较研究——卢作孚与张謇的贡献和启示
【6h】

北碚与南通早期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比较研究——卢作孚与张謇的贡献和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 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研究方法及可比性分析

1.3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2相关界定及文献综述

2.1相关界定

2.2文献综述

3北碚与南通的早期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管理

3.1卢作孚与张謇建设前的北碚与南通

3.2实业建设

3.3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3.4科教文化及卫生事业的建设

3.5对城市的综合管理

4北碚与南通早期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比较分析

4.1北碚与南通早期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共同特征

4.2 北碚与南通早期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差异性特征

4.3中国早期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管理的两种模式

5“北碚模式”与“南通模式”的当代启示

5.1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科学有序地开展城市化和城市管理工作

5.2以创建现代文教事业为先导,全面实现“人的城市化”

5.3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交通建设为龙头,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5.4以工辅农,实现城乡建设与发展的互利双赢

5.5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实现城市化融资渠道的多样化

5.6加强廉政作风建设,构筑城市管理的群众基础

5.7坚持环境保护,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一个新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实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城市化是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以追求城市化质量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给予了城市管理者和研究城市的学者更多的思考。回顾中国早期城市的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管理,其经验教训和对当下的启示意义很有价值。
  北碚,深处西部内陆,未开发前是匪患严重的小农村;南通,位于东部沿海,曾经一度是贫穷落后的小城镇。在中国早期的城市史中,这两个地理位置相隔两千多公里,城市化起点相差了近三十年的地方,却因为两个人被牢牢联系在了一起。北碚的开拓者卢作孚,南通的建设者张謇,他们都是中国实业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不依靠任何外力,自行规划设计,以发展工业为基础,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为契机,推动了北碚和南通的早期城市化建设,使得两地的发展在当时都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卢作孚和张謇的研究,对北碚与南通的早期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管理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了两地在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管理方面的共同和差异性特征,提炼、概括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城市化建设和管理的“北碚模式”与“南通模式”。并就两种模式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在以发展小城镇为核心的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管理中,如何确保城市化建设的质量,如何有效地进行城市管理,如何实现人的城市化等七个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历史借鉴。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阐述了研究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第二部分,对本文研究的时间范围和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关于中国早期城市史、中国早期城市管理、卢作孚以及卢作孚与北碚的建设、张謇以及张謇与南通的建设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三部分,先概述了卢作孚与张謇的生平、介绍了北碚与南通在进行城市化建设之前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然后从实业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文化卫生事业建设三个大方向对北碚和南通的城市化建设进行具体介绍,并且对北碚与南通的早期城市管理进行论述;第四部分,对北碚与南通的早期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管理进行比较分析,对两地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共同和差异性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中国早期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北碚模式”和“南通模式”;第五部分,由北碚与南通的早期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管理,得到对我国在以小城镇为中心进行城市化建设和城市管理方面的七点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