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电解法处理三硝基间苯二酚铅废水的研究
【6h】

内电解法处理三硝基间苯二酚铅废水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三硝基间二苯酚铅概述

1.2 三硝基间二苯酚铅废水的特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

2 实验原理和试验方法

2.1 实验原理

2.2 废水来源和水质

2.3 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

2.4 测定的主要项目以及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Fe/C内电解实验

3.2 Al/C内电解实验

3.3 内电解前后废水可生化性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4 经济指标分析

4.1 Fe/C内电解的经济分析

4.2 Al/C内电解的经济分析

5 实际工程应用

5.1 工程概况

5.2 工艺流程及主要构筑物和参数

5.3 运行效果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三硝基间苯二酚铅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硝基酚铅,经硫酸销爆处理后,铅离子已经去除,而硝基酚则留在溶液中。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含硝基酚类物质的废水色度高,毒性大,可生化性低,生物降解速率缓慢,导致硝基酚在环境中长期滞留和积累,被美国环保局列入“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内电解技术是基于电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通过反应介质组成的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化学处理工艺。自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开始研究,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印染废水、煤气洗涤废水和制药废水等多种难生物降解的废水领域,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工业上的难生化性废水的处理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次实验主要是研究酸性条件下Fe/C内电解工艺和Al/C内电解工艺对三硝基间苯二酚铅废水处理效果,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两种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分别为:1)Fe/C内电解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是:pH值为3,铁碳比为1:1,反应时间为3h。在此工艺条件下,COD、硝基酚类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3.2%、96.3%和94.1%。2)Al/C内电解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是:pH值为5,铝碳比为2:3,反应时间为3h。在此工艺条件下,COD、硝基酚类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5.34%、89.7%和94.1%。可以看出,相比较之下, Fe/C内电解工艺对于COD、硝基酚类的去除率要优于Al/C内电解工艺。
  同时,本次实验采用BOD5/COD比值法对三硝基间苯二酚铅废水内电解前后的可生化性做了研究,测得的结果表明:Fe/C内电解工艺将原废水的BOD5/COD值由0.14提高到0.44,Al/C内电解工艺将原废水的BOD5/COD值由0.14提高到0.38,都大大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另外,还对Fe/C内电解工艺和Al/C内电解工艺的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e/C内电解工艺单位体积废水处理成本为5.83元/m3, Al/C内电解工艺单位体积废水处理成本为6.36元/m3。从表面上看,Al/C内电解工艺需要的pH值要高一些,但是铝屑要比铁屑贵很多,所以最后的处理成本Fe/C内电解工艺要比Al/C内电解工艺更加经济。
  最后,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也表明:Fe/C内电解工艺作为硝基酚类废水的预处理工艺确实取得了较好的去除效果,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经后续生化处理后出水水质完全达到了《兵器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火工药剂)》(GB14470.2-200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