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纪实主义纪录片——纪录片客观真实与艺术再现的理性重构
【6h】

新纪实主义纪录片——纪录片客观真实与艺术再现的理性重构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本文研究的目的

1.2.2本文研究的意义

1.3选题的实用和学术价值

2纪录片及其艺术价值

2.1纪录片的定义

2.2纪录片的艺术价值

2.2.1“真”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基础

2.2.2“善”纪录片的审美人文取向

2.2.3“美”纪录片的审美艺术形态

2.2.4“载”纪录片的文化传承功能

2.3纪录片艺术价值在现实创作中的缺失

2.3.1纪录片创作重虚拟,轻真实

2.3.2纪录片创作重纪实,轻艺术

2.3.4纪录片创作重宣传,轻记录

2.4提出问题--纪录片应该坚持新纪实主义的创作模式

3新纪实主义纪录片

3.1新纪实主义纪录片的理论界定

3.1.1理论基点:影像本体内容的真实非虚构

3.1.2客观真实与艺术再现二元对立统一关系

3.2新纪实主义纪录片的学理划分

3.2.1纪录片在电影艺术中的学理划分

3.2.2纪录片在电视艺术中的学理划分

3.3新纪实主义纪录片与纪录片发展历史上的主要创作流派的联系与区别

3.3.1纪录电影——早期的纪录影像

3.3.2纪实主义——纪录影像诞生

3.3.3纪实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中国的新纪录片运动

3.3.4新纪录电影:主张虚构的纪录片

3.3.5新纪实主义:纪录影像的理性回归

4新纪实主义纪录片创作模式建构

4.1新纪实主义纪录片独特的时空结构

4.1.1新纪实主义纪录片的时间

4.1.2新纪实主义纪录片的空间

4.2新纪实主义纪录片独特的视听语言

4.2.1新纪实主义纪录片的画面

4.2.2新纪实主义纪录片的声音

4.2.3新纪实主义纪录片的声画关系

4.3新纪实主义纪录片独特的屏幕造型

4.3.1光线

4.3.2色彩

4.3.3角度

4.3.4景别

4.3.5构图

4.3.6运动

4.4新纪实主义纪录片独特的叙事方式

4.4.1纪录片叙事的特点

4.4.2纪录片叙事的三种倾向

5.1新纪实主义范畴下纪录片的三个哲学二元对立统一关系

5.1.1真实与艺术的关系

5.1.2客观与主观的关系

5.1.3再现与表现的关系

5.2新纪实主义范畴下纪录片的文化学意义

5.2.1纪录片的文化传承责任

5.2.2纪录片的文化建设责任

5.2.3纪录片的文化消费责任

5.3新纪实主义范畴下纪录片的美学意义

5.3.1新纪实主义美学价值的核心

5.3.2新纪实主义美学是对传统纪实美学的继承和发展

5.4新纪实主义范畴下纪录片的传播学意义

5.4.1纪录影像的媒介特性

5.4.2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碰撞,纪录片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5.4.3纪录片的分众传播的传播效果

6结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中最具生命力的花朵,是一切影视艺术的母体。纵观百年纪录片发展史,今天的纪录片已经形成和建构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和创作的流派。尽管中西纪录片在影片风格、创作样式和创作方法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是对纪录片从根本上是一种“非虚构”影像表达方式的结论是整个纪录片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共同认同的理论观点。因此,不论是纪录电影还是电视纪录片,纪录影像的根本特性应归咎于其非虚构、非表演的纪实本性,而这种影像非虚构的核心价值在于影像本体内容声音、画面、时间、空间的非虚构,其一切艺术表意手段作为形式的范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纪录影像的纪实本性,相反纪录片在坚持影像本体内容真实非虚构基础上的一切艺术再现手段的合理运用能够提高纪录影像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本文从纪录影像本体内容入手,通过对纪录影像本体内容声音、画面、时间、空间的理论界定、学理划分,以及纪录片发展史全面、系统的梳理,回答什么是纪录片和纪录片客观真实与艺术再现之间二元对立统一关系,从而得出新纪实主义纪录片的理论范式,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新纪实主义纪录片的创作模式,探析新纪实主义范畴下纪录片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对纪录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产生一定的开拓性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