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及Ni掺杂对Pt、Pd催化氧还原本征影响的DFT研究
【6h】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及Ni掺杂对Pt、Pd催化氧还原本征影响的DFT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 言

1.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概述

1.2质子交换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研究进展

1.3氧气还原反应机理

1.4新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载体

1.5 d-band空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1.6密度泛涵计算软件

1.7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从头计算及密度泛函理论

2.1概述

2.2从头计算方法

2.3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理论基础[52][53][54]

2.4原子轨道正交化线性组合方法

2.5平板模型计算方法

2.6周期平板模型的选取

3 载体对氧还原第一步电子转移步骤的DFT研究

3.1引言

3.2计算方法与模型

3.3结果与讨论

3.4小结

4 载体对氧还原的中间物种吸附强弱的DFT研究

4.1引言

4.2计算方法及模型

4.3结果与讨论

4.4小结

5 Ni掺杂对Pd/TiO2氧还原过程影响的DFT研究

5.1引言

5.2计算方法及模型

5.3结果与讨论

5.4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燃料电池作为清洁能源转换装置,是人类解决目前面临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有效手段之一。电催化剂是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目前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主要是Pt/C,但这类催化剂成本过高,成为制约燃料电池商业化的主要因素。本文选择阴极氧还原催化剂作为研究对象,对非铂催化剂包括催化剂载体进行理论上的探索。论文通过理论计算揭示不同载体对Pt,Pd催化氧还原活的影响,以及Ni掺杂如何引起Pd/TiO2氧还原催化活性增强。论文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在外加电场情况下,计算电子给体(催化剂)与受体(氧气)之间轨道对称性、能级差以及轨道最大重叠程度。Pd/C与Pt/C的HOMO均与O2的LUMO对称性匹配,但Pd/C的HOMO与O2的LUMO空间尺寸差异性大,仅较小重叠,而Pt/C HOMO的空间尺寸与O2 LUMO的尺寸相当,轨道之间重叠度大。研究发现,Pd/C的HOMO能级主要由载体C的p轨道和小部分Pd的d轨道组成,而Pt/C的HOMO能级则主要由Pt的d轨道和载体C的π轨道组成。根据最大重叠原则,Pt/C上的ORR第一步电子转移反应较Pd/C更为容易。当Pd负载在TiO2载体上时,TiO2载体明显增大了Pd/TiO2 HOMO轨道的空间尺寸,克服了Pd/C HOMO与O2 LUMO重叠差造成的电子转移困难的问题,改善了Pd/TiO2催化剂上O2第一步电子转移的量子化学条件。
  2)ORR中间物种(Oads)在不同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的计算发现,C载体上 Pt对Oads原子的吸附能比Pd更低,TiO2载体上却有相反的情况,Pt/TiO2对Oads原子的吸附能明显增加,并且吸附作用较 Pd/TiO2更强。差分电子密度和分态密度计算表明:Pt与TiO2表面Ti的强相互作用,Pt的d带空穴值增加,增强了Oads的吸附,中间产物的难以脱付阻碍了后续反应的进行;而Pd与TiO2表面O的强相互作用,则削弱了中间物种Oads在Pd上的吸附,使ORR后续反应顺利进行。
  3)不同掺杂原子比的PdxNi/TiO2(x=1、2、3)的几何电子构型发现,少量掺杂Ni掺杂使表层Pd晶格收缩,对中间产物的吸附变弱,从而助于使ORR后续反应顺利进行。研究了Pd:Ni原子比为1:1、2:1和3:1时,PdxNi/TiO2的几何电子构型,发现:当Pd:Ni原子比为2:1和3:1时,体相掺杂的Ni改善了表层原子HOMO的空间尺寸,改善了与氧气LUMO的轨道重叠度;在外电场下,PdxNi/TiO2HOMO能级率先达到氧气LUMO能级而优先发生第一步电子转移反应,其中以3:1活性提高最为显著。虽然Pd:Ni原子比为3:1时,PdxNi/TiO2对Oads的吸附较强,但由于Oads主要吸附于Ni原子上,使表层Pd原子保持了正常的催化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