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管制
【6h】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管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3 论文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3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化进程中政府管制的理论借鉴

3.1 管制经济理论体系

3.2 制度经济理论体系

4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化进程中微观主体行为及其

4.1 微观主体的界定

4.2 现状

4.3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化运营中的微观主体行为

4.4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化进程中微观主体的非市场效率分析

5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管制

5.1 政府管制的依据

5.2 政府管制的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和目标

5.3 政府管制的内容

5.4 政府管制模式选择

5.5 制度设计及其管制措施

6 管制效率评价

6.1 制定法律法规管制效率评价

6.2 价格管制效率评价

6.3 质量管制效率评价

6.4 进入与退出管制效率评价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化运营已走向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该看到出现了不少问题----市场失灵,其主要表现在外部不经济、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等方面,这就使得企业在进入和经营污水、垃圾处理产业时遇到许多困难和阻碍因素。而且,从现实情况看,有规不依、滥用职权和敷衍拖沓等无形障碍在很多地方也严重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市场化的进程。因此,很有必要引入政府管制,而本文就是要通过研究来找准政府管制的模式,结合制度设计来找到合适的政府监管手段和措施,以使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正常、高效地运营。
  本文在对以往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政府管制理论、制度均衡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成本-收益理论,运用案例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化运营中存在的非市场效率,并进行制度设计,找出政府管制的措施和方法,并对这些措施的实施效率加以分析,最终总结出研究结论。论文核心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展开:1.分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运营现状及微观主体非市场效率,找出政府管制的方向和重心。2.基于管制经济理论以及制度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和制度均衡理论框架,对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化运营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加以的界定,分析政府管制模式并进行制度设计,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政府管制的措施。3.通过以上分析,结合案例进一步阐明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化进程中政府该如何管制。4.依据成本-收益理论来探讨以上政府管制措施的效率,总结并得出结论。
  通过研究,文章证明了设立一个第三方机构来对污水、垃圾处理场运营给予监督,并且结合政府的准入与退出管制、价格管制、质量管制和投资管制等管制措施,是控制市场化过程中市场失灵问题,保证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化运营正常进行的有效管制体系。虽然任何一种管制制度、管制措施,都会花费一定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社会成本、机会成本),但文章研究证明了其中更可观的是管制收益,所以,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市场化运行过程中实施各种政府监管是有意义的,最终可以增加社会福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