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脑电信号自适应滤波技术的研究
【6h】

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脑电信号自适应滤波技术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脑电图仪(electrorencephalography)是现代医学上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癫痫等脑疾病的重要仪器,同时也是探索人脑思维、智力训练等深层次问题的重要手段。由于脑电信号的微弱性以及它的强干扰背景,目前大多数医院仍然采用专用脑电屏蔽室进行检测,这使得对病人的监护缺乏实时性,不能随时监测病人的病情。现在已有部分医院脱离屏蔽室采用新型数字化脑电图仪进行检测,但还未达到普及,且抗干扰效果还不够理想。为克服这种局面,有必要研究一种能在强干扰背景下提取脑电信号的脑电图仪。 本论文对脑电信号进行了特征分析,并对脑电信号所处的噪声背景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该方案将系统划分为模拟预处理部分、数字处理硬件设计、数字处理软件设计以及上位机采集部分这四个部分进行研究。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 首先,根据脑电测试中干扰的特点,对固定滤波器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固定滤波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自适应滤波技术应用于脑电测试中,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仿真研究,设计出了能较好地滤除50Hz强干扰的自适应陷波滤波器和去基线漂移的自适应滤波器。其次,对自适应滤波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软件仿真,证明了自适应滤波器用于脑电信号采集中的优越性和灵活性;第三,研制了高共模抑制比的脑电信号模拟采集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四,设计了数字采集系统硬件电路,编写了数字采集系统的自适应滤波算法程序以及控制程序,通过D/A转换观察到更为清晰的脑电波形,同时,通过串行通信把脑电数据传送至上位机,用虚拟仪器来观察脑电波形,并对不同状态下的脑电波进行了频率分析。 本论文的重点是自适应滤波的理论分析及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s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实现。运用自适应滤波技术主要是滤除50 Hz工频干扰和去基线漂移,自适应滤波的可行性通过软件仿真来论证,并结合硬件特点来确定各参数。算法的FPGA实现包括硬件电路的实现和软件编程。在硬件电路中,使用ALTERA公司的EPF10K30E作为核心控制及运算单元。为符合运算的特点,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均采用补码运算电路模式;另外,为满足滤波器对干扰信号频率的跟踪性,在硬件设计中50 Hz陷波的参考信号采用交流电源衰减所得。去基线漂移程序中的固定参考电平采用片内ROM存储固定数据。运算和控制程序分块设计,采用VHDL语言和原理图进行设计,并在MAXPLUSⅡ软件中进行单元仿真。 本论文完成了一个通道的实验样机,脑电信号测试结果表明,自适应滤波算法通过FPGA来实现是可行的。该样机可以提取出较为清晰的脑电信号,运用LabVIEW研制了脑电波的采集平台,满足临床观察的需要,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