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绝热连续升温差分比热测量装置与聚苯胺低温比热研究
【6h】

绝热连续升温差分比热测量装置与聚苯胺低温比热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引言

1.1绝热连续升温差分比热测量装置

1.1.1比热的概念及意义

1.1.2比热的测量方法

1.1.3测量热容几种方法的比较

1.1.4比热测量现状与研制差分量热装置的目的

1.2纳米管状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低温比热研究

1.2.1导电聚合物的发展概况

1.2.2导电聚合物的种类

1.2.3聚苯胺的分子结构

1.2.4聚苯胺的掺杂及应用

1.2.5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1.2.6研究聚苯胺低温比热的目的

2绝热连续升温差分比热测量装置

2.1绝热连续升温差分比热测量原理

2.2绝热连续升温差分比热测量系统的标定

2.2.1测量体系的标定

2.2.2环境体系的标定

2.3绝热连续升温差分比热测量的自动化

2.3.1算法

2.3.2软件开发

2.4绝热连续升温差分比热测量系统的测试

3聚苯胺低温比热研究

3.1本论文用到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

3.1.1爱因斯坦模型

3.1.2德拜模型

3.1.4电子比热

3.2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低温比热

3.2.1实验过程

3.2.2实验结果与讨论

3.2.3实验结论

4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展开▼

摘要

比热是凝聚态物质最重要的宏观参量之一。在很低的温度下,由于晶格振动变得很弱,电子和低能激发贡献越来越突出,这对我们通过低温比热研究很多现象的微观机制十分有利。系统、子系统的熵或微观状态数与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能级分布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比热与温度的依赖关系能够提供被测量系统许多极其有用的微观信息,对理解固体的电子结构、电子态密度、声子谱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低温比热的测量和研究对热力学第三定律、固体量子理论和超导BCS等理论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比热研究还有助于认识各类相变(如结构相变,磁性相变,超导相变等)及临界点附近的标度规律。为了研究毫克量级的小样品的比热随组分或其它因素的变化,从总的热容或晶格贡献中分离出附加的热容。我们研制和开发了绝热连续升温差分比热测量装置。和普通的差分比热设备相比,我们的绝热连续升温差分比热测量装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创新: a.在测量原理上有改进,我们在测量中保证待测样品和标准样品的温度一致,代替了加热功率一致,同时用42对热电偶作为测温元件来控制两个样品温度的一致性,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测量的灵敏度,同时使得样品的连续升温容易实现,提高了测量效率; b.采用惠斯通电桥来控制两个样品间加热功率的比例,这样能够更准确控制和测量两个样品加热的功率差异,从而提高了测量的灵敏度。和普通差分比热设备相比,本装置的分辨率由1:1000提高到1:10000,甚至更高。目前是国际上同类装置中分辨率最高之一。 c.为了保证与环境绝热,在样品架与铜块之间安装了20对热电偶,同时还在铜块和内辐射屏之间装了5对热电偶来监视样品与环境的温差,以便于自动加热控温。 d.所有加热控温、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都是按照我们自己设计的算法开发出来的软件通过电脑自动控制,以代替手工操作的不准确性。 同时,我们研究了用自组装法制备的纳米结构的聚苯胺在低温下的比热性质。我们测量了聚苯胺及其掺杂盐酸后在1.8K至45K的热容,利用声子-分形子模型来处理非晶态对比热的贡献,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发现EB和ES的比热数据均不符合德拜理论,超出德拜模型的比热来源于非晶态的贡献。我们引进声子-分形子模型,并用晶态贡献和非晶态贡献叠加的方法成功地拟合了实验数据,解释了聚苯胺掺杂盐酸后比热升高的原因。在测量温区内,没有观察到电子对比热的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