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智能微灌绿化技术研究——以保腾高速为例
【6h】

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智能微灌绿化技术研究——以保腾高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央绿化带绿化的意义

1.2 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2.3 绿化存在问题

1.3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1.3.1 选题目的

1.3.2 选题意义

1.4 微灌技术的发展

1.4.1 微灌技术

1.4.2 国内外发展和现状

1.5 论文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2.1 保腾高速概况

2.2 保腾高速沿线概况

2.2.1 气候

2.2.2 地貌

2.2.3 经济发展

第三章 中央绿化带绿化设计

3.1 绿化设计的目的

3.2 设计原则

3.3 防眩绿化设计

3.3.1 设计要求

3.3.2 绿化树种的选择

3.3.3 防眩设计

3.4 灌溉需求分析

3.4.1 研究区特殊性

3.4.2 灌水定额预测

第四章 中央绿化带微灌系统设计

4.1 微灌均匀度影响因素

4.2 微灌的设计思路

4.3 轮灌方案

4.3.1 平面布置

4.3.2 高程控制实现

第五章 微灌缓释管打孔方案研究

5.1 微灌技术设计依据及试算

5.1.1 设计依据及标准

5.1.2 水力学试算依据

5.1.3 缓释管设计流量的水力学试算

5.2 单孔出流量及均匀度试验

5.2.1 试验准备

5.2.2 试验

5.2.3 试验数据整理

5.3 实体模型试验

5.3.1 水分在土壤中的渗透规律

5.3.2 试验设计

5.3.3 数据记录

5.3.4 小结

第六章 雨水集蓄与净化

6.1 确定雨水收集方式

6.2 水量平衡分析

6.3 蓄水池及净水设备设计

6.3.1 取水井及水沟

6.3.2 蓄水池

6.3.3 滤池

6.3.4 恒压配水池

6.4 流程示意图

第七章 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7.1 智能控制系统组成

7.1.1 设计的原则

7.1.2 主要组成

7.2 轮灌的智能控制思路

7.3 特点及优势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是高速公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建设良好的中央绿化带不仅可以起到隔离相向车流、保持畅通,防止对向车流产生眩光;还可以对高速公路的整体绿化效果产生影响、对公路范围小气候进行调节,起到引导行车视线、改善行车环境、舒缓司乘人员疲劳等作用。同时,绿化良好的绿化带还具有降低甚至消除污染程度和降噪功能。因而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的绿化要求较高,而且其绿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在进行高速公路的中央绿化带建设时,必须重视绿化设计及建设,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减少对原有区域内的植物破坏的同时,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合理配置,从长期绿化效果出发,改善高速公路行车环境。
   本研究是针对中央绿化带绿化植物正常生长的水源长期、稳定的供给出发,从水源集蓄、净化,到通过微灌技术缓慢释放到供植物生长土壤中,展开了绿化带防眩设计并进行植物配置,雨水集蓄和净化技术,中央绿化带微灌设计、轮灌智能控制系统等方而研究。
   论文研究成果如下:
   (1)防眩绿化植物配置。根据当地气候环境等情况,尽量选择适宜在当地能长期良好生长的树种。再结合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土壤贫瘠、水肥蓄积能力较差、植物生长环境相对狭小等具体的立地条件和不同的植物种类的生长特性,选择合适的防眩绿化树种,并进行绿化配置,使其满足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的长期绿化和防眩要求。
   (2)微灌:均匀度。大孔出流微灌技术将微灌孔径增大后,也增加了灌水均匀度的控制难度。由于出水均匀度受到首部压力水头、孔径大小、孔间距等较多因素影响,且纵坡降较大,均匀度更加难于控制。采用变孔径打孔灌水方式,并编程调节、确定孔径变化使均匀度变化在规范的范围内。
   (3)土壤水分扩散研究。水分传送至土壤中经过扩散及蒸散发后,利用土壤水分测试仪对植物根系部位及其附近的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变化进行跟踪、测量,确定土壤含水量能否满足植物生长所需。
   (4)蓄水技术研究。考虑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绿化植物的生长用水供给来源问题。经研究当地的降水等气象资料,雨季降水充足、旱季极少降水;蓄水技术针对微灌水的来源问题,将雨季中白白流走的降水加以收集、净化和存储,在植物需水时候,再将集蓄的水通过微灌系统缓慢释放到植物生长土壤。
   (5)智能微灌系统。微灌系统旨在将水分输送并缓慢释放到植物生长土中去。在绿化带土壤中埋设湿度传感器,系统功能采用太阳能加蓄电池,系统可以智能判断土壤湿度、开始灌水和停止灌水。在系统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了太阳能的应用,减少维护以解放人力和加大系统的使用年限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