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帕拉茨基大学初级汉语语音教学的案例研究
【6h】

帕拉茨基大学初级汉语语音教学的案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三)文献综述

1、术语定义

2、使用国内的母语研究和国外的母语研究

(四)研究方法

2、实习访谈

3、数据采集

4、教学案例

5、数据编码和类型分析

一 捷克语、汉语语音比较

(一)辅音

1、复辅音

3、辅音发音特征

(二)元音

1、零声?

(三)声调

1、音节结构

二 教学案例

1、使的教科书和教材

(二)课程案例

三 学生学习的比较

(二)学习习惯

(三)课堂参与

(四)学习偏向

(五)常见的错误

2、元音/韵母

3、声调

四 教师教学案例

2、L1使用

(二)教师B

1、上课?为

3、语音教学

五 教学建议与策略

(二)对老师的建议与教学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当今全球范围内汉语学习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也在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捷克两国的关系更为紧密。捷克国内汉语学习的需求正在稳步提升,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也在憧憬汉语学习的巨大前景。 目前,尽管世界范围内的汉语学习热潮和氛围已非常浓厚,但比起已有的大量关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第二外语学习者的研究,针对汉语学习者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并且,大部分关于汉语学习的研究都是通过定量法进行的。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法,希望对汉语作为外语学习这一领域有更深入地了解。 本文作者在奥洛穆茨的帕拉茨基大学尝试用捷克语授课的汉语课过程中,对初学者的汉语发音和口语课程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研究。他们独特的教学体系是Oldrich Svarny教授的成果,这种体系致力于在自创材料的帮助下,短时间内掌握汉语口语。 通过本案例分析,我研究了:1.学生和教授如何看待中文发音;2.课程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学生如何应对严格的汉语语音系统;3.提供深入了解用母语教汉语发音和口语的方法;4.探究接受语言培训的人们对教学系统的感受和思考,探索他们的信念、学习习惯以及他们在接受中文发音训练和上口语课过程的反思。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解释了研究的动机及其背景,描述了原始概念的发展及其向案例分析的转变过程。第二部分是关于本案例的相关研究方法和理论的文献综述。第三部分解释了案例具体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并且介绍了本案例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应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第四部分总结了4名学生的案例和观察结果,以及他们对汉语作为非母语的学生在帕拉茨基大学学习中文发音和口语的反思。第五部分是根据采访、观察和分析的结果,对上述发音和口语课的老师进行反复核对。第六部分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建议。其中包括学习分析思想家的学习能力,需要使用视觉辅助工具和图表来模拟正确的中文发音,对发出新的语音积极反馈的低估。最后一部分还总结了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局限性及相关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