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教师视角下藏族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对策
【6h】

教师视角下藏族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1问题缘起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1.3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思路

1.4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学习困难

1.4.2藏族地区

2相关文献研究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文献研究

2.1.1国外研究现状

2.1.2国内研究现状

2.1.3已有研究述评

2.2相关理论

2.2.1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2.2.2文化回应教学理论

3基于教师视角下藏族地区学生化学学习困难情况研究

3.1研究方案设计

3.1.1研究对象

3.1.2研究内容

3.1.3研究工具

3.2基于教师视角下藏族地区学生化学学习困难情况调查及成因分析

3.2.1化学学习语言方面

3.2.2化学课堂方面

3.2.3教师方面

3.2.4学生方面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①本研究中化学学习困难的成因

②教师视角下与学生视角下异同点比较

③本研究中藏汉教师异同点比较

4.2讨论

4.2.1化学学习语言存在障碍

4.2.2化学课堂活动单一

4.2.3师资紧缺且质量低下

4.2.4学生自身因素

5藏族地区学生化学学习困难应对策略

5.1丰富课堂活动策略

5.2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5.3培养语言适应性策略

5.4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策略

6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展开▼

摘要

少数民族学生理科学习困难已经成为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因此,研究藏族地区教师对学生学习困难成因的看法更具备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参与国培计划的六十名藏族地区从教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在教师视角下,对藏族地区的化学学习语言、化学课堂、教师、学生进行了解。然后从中抽取了8名教师(于藏族地区从教时间均在七年以上,臧汉族各四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名,中学一级教师3名,中学二级教师3名)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藏族地区学生在化学学习时的学习方法、习惯、兴趣、主动性、思维等内部因素,以及学校的学习风气、学习资源、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其化学学习困难的成因。根据调查数据和访谈分析,总结出导致藏族地区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化学学习语言存在障碍;第二,化学课堂活动方式单一;第三,师资紧缺且质量低下;第四,学生存在主动性不高,思维转换困难,学习方法与习惯不良等问题。 以所得出的结论为基础,将其与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对化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中均包含语言、学生化学思维、以及活动方式等因素。其不同点在于,在教师视角下进行归因更为深化和全面,其对教师因素也进行了归因,但主要是对藏族地区教师整体质量及数量问题上归因,对学生评价更为细致,导致其归因更偏重于学生自身而易忽略教师自身因素。 在研究中还发现,藏族与非藏族化学教师虽在课堂教学语言选择、教学方法及对学生看法(学习主动性不高、对教材文字理解能力差)等方面达到一致,但二者也存在这几方面的差异:第一,对学习困难的看法及佛教信仰对学习影响程度看法差异,藏族教师认为藏族地区学习困难只是教育起点不同导致的教育不公平,非藏族教师则认为藏族地区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低下;大部分非藏族教师认为佛教信仰对学生学习思维有影响,而藏族教师普遍认为没有影响。第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差异,藏族教师认为主要困难在于学生悟性不高,非藏族教师主要困难为语言问题。第三,归因差异,藏族教师主要归因于学生因素,非藏族教师则主要归因于家庭因素。第四,日常交流语言及试卷编制语言选择差异,藏族教师主要采用臧汉结合方式与学生交流,非藏族教师主要用普通话与学生交流;藏族教师偏向于选择双语或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形式进行试卷编写,非藏族教师普遍希望使用汉语编写。第五,整体上来看,学生更适应藏族教师的教学,由藏族教师所教授学生在问题解决、思维能力上表现更好,其成绩也更好。 根据调查分析出的藏族地区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主要成因,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应对策略:第一,培养学生的语言适应性;第二,丰富课堂活动及资源;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