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烽火文心——抗战文学期刊《烽火》(《呐喊》)研究
【6h】

烽火文心——抗战文学期刊《烽火》(《呐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2期刊概况

2.1期刊简介

2.2期刊的办刊宗旨

2.3期刊的作家群体

2.4期刊初名《呐喊》及与鲁迅的关系

2.4.1四社同人与鲁迅的关系

2.4.1巴金与鲁迅的关系

2.4.2“鲁迅先生周年祭”特辑

2.4.3鲁迅先生书简

3期刊作品研究

3.1期刊中的同人作品研究

3.1.1主编茅盾、巴金、靳以作品

3.1.2郑振铎、黄源、黎烈文作品

3.1.3王统照与抗战诗歌

3.2期刊中的报告文学研究

3.2.1骆滨基与报告文学

3.2.2报告文学对战时生活的反映

3.3期刊中的小说作品研究

3.4期刊中的美术作品研究

3.4.1木刻——黑白二色的力量

3.4.2漫画——笔杆抗战的先锋

3.5期刊中的广告作品研究

3.5.1巴金译作介绍

3.5.2“烽火小丛书”

4期刊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

4.1凝聚作家团结读者

4.2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

5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B 《烽火》(《呐喊》)全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烽火》(《呐喊》)是文学社、文季社、中流社、译文社联合创办的文学刊物。它创刊于“八一三”炮火中,那时的上海已成为抗战前线,许多出版机构被毁,许多报刊被迫停刊。在这种情况下四社同人自筹经费、义务写稿,为抗战“呐喊助威”。该刊作者阵容庞大、豪华,刊载的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在上海出版期间发表了大量通讯、报告、诗歌及一些短篇小说、杂文和美术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行,有的表彰抗日军士的英雄事迹,有的则报道民众的救亡动态,还刊登了“鲁迅先生周年祭”特辑来纪念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刊物在广州复刊后,继承、发扬上海的编刊精神,仍以报告文学和诗歌为主,内容除了报道前线战局外,更多地反应了作家流亡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同时也表现了广州战局和沦陷前夕的情景。
  该刊主编巴金先生曾多次带着稿件在敌机狂轰滥炸的上海、广州等地往返奔波,常在敌人轰炸的间隙编辑、校对,有时甚至是敌机在头顶上盘旋也还在工作。在抗日战争这场全民族的战争中,巴金和四社同人联合文化界人士,在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坚守自己的岗位,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发出激情喷薄的“呐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