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医防治大肠癌研究现状综述
【6h】

中医防治大肠癌研究现状综述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中医对大肠癌发病与转移的病因病机认识

1.1 发病的病因病机

1.2 肿瘤转移的病因病机

2 中医对大肠癌的辩证分型

3 中药抗大肠癌机制研究

3.1 扶正固本类

3.2 利湿化痰类

3.3 活血祛瘀类

3.4 清热解毒类

4 中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4.1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2 延长患者生存期

4.3 对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4.4 改善大肠癌术后患者的顽固性腹泻

4.5 减轻大肠癌术后化疗后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

5 中医其他疗法

5.1 中药灌肠

5.2 针灸疗法

5.3 中药外敷治疗

5.4 中药药浴治疗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经手术及放化疗已使临床疗效得到了大幅提高,但即便放化疗后仍有50%的患者发生肝转移,死于肝转移者达60%~90%。中医药在治疗大肠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除口服汤剂外,尚有中药灌肠、针灸疗法、中药外敷、中药药浴等辅助治疗方法,均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大肠癌的发病中医认为是以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为本,加之痰、瘀、湿、热、毒等诱因而发病;大肠癌在放化疗后及术后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虚与邪实”并存,早期患者正盛邪弱、晚期患者邪实正虚,扶正强调“健脾”,祛邪注重清除“毒、热、湿、瘀”。近年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显示,治疗大肠癌常用的扶正固本类、利湿化痰类、活血祛瘀类及清热解毒类中药在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增加化疗敏感性、抗复发转移、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已取得了确切的临床与试验数据支持。本文就近年来中医对大肠癌发病及转移的病因病机认识、中医药防治大肠癌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提高临床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