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与土家族人群膳食习惯与高血压患病的对比研究
【6h】

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与土家族人群膳食习惯与高血压患病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重庆市15岁以上汉族和土家族居民的膳食习惯、高血压现患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当地居民高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善重庆地区居民饮食习惯及制定高血压膳食防治措施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2014年对重庆市大渡口区、黔江区、永川区、合川区、璧山县、潼南县、梁平县和荣昌县八个县/区15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社会学特征,行为生活方式,膳食情况;体格检查主要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所得资料录入项目组统一的在线数据收集管理系统。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高血压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果:⑴共收回有效问卷15280份,汉族居民13593人,土家族居民1622人,其他少数民族共65人。将汉族与土家族居民共15215人纳入分析。其中男性7576人,占49.8%;女性7639人,占50.2%。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45.21±19.44岁,最小者15岁,最大者99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文盲的比例为13.9%;其中汉族居民中文盲的比例为14.1%,高于土家族人群(12.0%)(χ2=5.747,p<0.05)。居民职业以农业劳动者为主,占54.0%,其中汉族人群中农业劳动者的比例(51.8%)低于土家族人群(72.4%)(χ2=248.241,p<0.001)。婚姻状况以已婚/再婚/同居者居多,占74.2%,其中汉族人群中已婚/再婚/同居者的比例为74.0%,低于土家族人群(75.9%),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与土家族居民总吸烟率为26.5%,其中土家族(27.6%)略高于汉族(26.4%)(P>0.05);饮酒率为25.7%,其中汉族饮酒率(26.7%)高于土家族饮酒率(17.3%)(P<0.05);每日有工作、农业及家务性身体活动者占82.16%,汉族人群(80.8%)低于土家族人群(93.5%)(χ2=159.982,p<0.001);有休闲相关性身体活动者占20.2%,其中汉族人群(20.0%)低于土家族人群(21.9%)(χ2=3.037,p>0.05);有交通相关性身体活动者占73.8%,其中汉族人群(71.7%)低于土家族人群(91.4%)(χ2=292.313,p<0.001);每日平均静态活动时间为4.62h,汉族居民每日平均静态行为时间(4.52h)低于土家族居民(5.41h)(t=-10.956,P<0.01);每日睡眠不足者占16.8%,其中汉族人群中睡眠不足者的比例(18.4%)高于于土家族人群(3.5%)(χ2=232.165,p<0.001)。居民总体超重率达27.6%,汉族居民(28.4%)高于土家族居民(20.3%)(P<0.01);总体肥胖率为7.4%,汉族居民(7.8%)高于土家族居民(4.7%)(p<0.01)。⑵研究对象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2.67%,其中汉族人群为23.8%,显著高于土家族人群患病率13.1%(P<0.01)。从年龄分布来看,汉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现随年龄增加患病率上升的趋势,≥75岁组最高,达61.6%;土家族人群65-74岁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最高,且呈现出随年龄增加患病率上升的趋势(2趋势=12.69, P<0.01)。⑶膳食调查结果显示,汉族人群中,谷类、蔬菜类和蛋类的摄入量符合参考摄入量标准,而禽畜肉类、油及盐的摄入量超过参考摄入量,鱼虾类、奶类、大豆类和水果类低于参考摄入量;土家族人群中,蔬菜类和蛋类的摄入量符合参考摄入量标准,而谷类、禽畜肉类、大豆类、油及盐的摄入量超过参考摄入量,鱼虾类、奶类和水果类低于参考摄入量。土家族人群蛋类、豆类、水果、及油盐摄入量在不同程度上高于汉族人群,特别是豆类,是汉族人群摄入量的1.85倍。⑷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汉族人群中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静态行为、蛋类、奶类和水果与高血压患病呈负相关,而年龄、饮酒、睡眠不足、超重或肥胖、谷类和豆制品与高血压患病呈正相关。土家族人群中奶类与高血压患病呈负相关,而年龄、交通相关行为、睡眠不足、超重或肥胖与高血压患病呈正相关。
  结论:①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2.67%,仍处于较高水平,汉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远高于土家族人群,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②两个民族居民的大部分膳食摄入和饮食结构都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应积极倡导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提高健康水平。③两个民族面临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不尽相同,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相应采取针对性的高血压防治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