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运用品管圈降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呼吸道感染率的实践研究
【6h】

运用品管圈降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呼吸道感染率的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2.4 质量控制

2.5 回顾性结果

2.6运用QCC降低儿童先心病介入术后呼吸道感染率的实践研究

3 结果

3.1 有形成果

3.2无形成果

4 讨论

4.1 降低先心病介入术后患儿呼吸道感染率的重要性

4.2 相关因素对先心病介入术后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4.3 运用QCC可降低先心病介入术后患儿呼吸道感染率

4.4 QCC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4.5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研究中的创新:

研究中的不足:

附录

文献综述: 我国先心患儿护理水平现状及健康教育概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了解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呼吸道感染率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对降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呼吸道感染率的影响,为提高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护理质量及其临床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对象:
  重庆市某三甲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7月-2015年11月住院并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治疗、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儿。
  研究方法:
  把符合纳入标准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治疗患儿分为两组:2014年7月-11月的患儿设为对照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呼吸道感染率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015年7月-11月的患儿设为实验组,运用QCC手法对实验组患儿施行标准化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
  通过QCC标准化的干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呼吸道感染率由干预前的10.22%降低至4.15%,目标达成率92.81%,进步幅度59.39%。
  结论:
  实验研究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呼吸道感染率在改善前处于较高的水平,通过QCC标准化干预,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法,有效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率,同时提高了圈内成员的各项能力及团队凝聚力,基本达到了持续提高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护理质量,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临床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的研究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