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溪县崩岗区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
【6h】

安溪县崩岗区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研究内容

1.3研究方法

1.4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2.1相关概念

2.1.1生态脆弱性

2.1.2崩岗

2.2生态脆弱性研究概况

2.2.1生态脆弱性国外研究状况

2.2.2生态脆弱性国内研究状况

2.3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概况

2.3.1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2.3.2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2.4崩岗研究概况

2.5文献述评

3 研究区概况

3.1安溪县自然环境概况

3.1.1地形地貌

3.1.2气候水文

3.1.3土壤

3.1.4植被

3.2社会经济状况

3.3安溪县崩岗状况

3.3.1安溪县崩岗区范围界定

3.3.2崩岗区分布状况

3.3.3崩岗活动状况

4安溪县崩岗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2.1评价框架

4.2.2指标因子

5安溪县崩岗区生态脆弱性分析

5.1安溪县崩岗区生态脆弱性表现

5.2安溪县崩岗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5.2.1数据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5.2.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2.3安溪县崩岗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

5.3安溪县崩岗区生态脆弱性分析

5.3.1暴露性分析

5.3.2易损性分析

5.3.3恢复力分析

5.3.4脆弱性分析

5.4基于NDVI的评价结果检验

6结论与政策建议

6.1结论

6.2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崩岗侵蚀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一种状态,也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典型的土壤侵蚀类型.在以优质生态环境著称的福建省也存在着大面积的崩岗侵蚀,"中国茶叶之都"——安溪县就是典型代表.然而在茶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干扰性的环境问题,崩岗侵蚀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安溪县以山地丘陵为主,且土地多以红砖壤、红壤和砂土壤为主,土壤结构松散,抗侵蚀能力差,加上基础设施差和茶园的不合理开发、使用导致安溪县崩岗区范围大,面积广,成为全省崩岗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崩岗侵蚀导致安溪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从2000年以来较多学者从安溪县崩岗侵蚀类型、崩岗分布规律、崩岗治理方式等方面对崩岗侵蚀开展研究,取得显著成效,对于了解和认识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制定科学发展对策,缓解安溪县崩岗侵蚀状况,促进安溪县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当前对于崩岗侵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崩岗发生后如何治理方面,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崩岗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因,崩岗区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受到严重危害的安溪县崩岗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崩岗区进行全面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人地耦合系统对安溪县崩岗区进行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本文选取官桥镇、龙门镇、龙涓乡、长坑乡、感德镇、湖头镇、城厢镇、金谷镇、参内乡、虎邱镇这十个乡镇作为评价对象,这十个乡镇崩岗侵蚀面积约占安溪县崩岗侵蚀总面积的86%.因此基于这十个乡镇可得出适用于安溪县全县崩岗区的普适性结论.运用GIS技术、资料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收集研究区的相关数据资料,基于人地耦合系统的基本原理建立一个以暴露性、易损性、恢复力为一级指标的崩岗区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评价体系的权重,通过综合指数法对安溪县崩岗区的生态系统脆弱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安溪县崩岗区生态系统脆弱状况.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对该地崩岗区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崩岗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治理崩岗区生态环境的措施.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从减少地质灾害角度减少崩岗危害、从生态工程方面改善环境、提高以茶叶生产为主的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为中国南方以广东省、江西省等为代表的崩岗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