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角梅生长及开花的影响研究
【6h】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角梅生长及开花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大红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Crimsonlake’)为材料,探究三角梅花芽形态分化各时期的显微结构以及五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生长、开花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揭示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其生长开花的生理机理,并筛选出能促进三角梅花芽分化、延长花期、提高开花品质的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三角梅的合理栽植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结论如下: 1.将三角梅花芽形态分化进程划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苞片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和雌蕊原基分化期7个时期。 2.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角梅生长、开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源6-BA对三角梅营养生长效果不明显,但能显著促使其提前开花,浓度越高提前效果越明显,同时会使苞片有减小趋势、开花数量减少、品质降低,500、1000mg·L-1处理能够适度延长花期,且1000mg·L-1处理效果好于500mg·L-1,但二者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低浓度范围内的PPP333(50~100mg·L-1)和外源ETH(25~50mg·L-1)能够适度抑制营养生长、矮化植株,提前始花日期并延长花期、增加开花数量、提高观赏品质,高浓度下的PPP333(200~500mg·L-1)和外源ETH(75mg·L-1)过度抑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SNA各处理严重抑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低浓度范围内的外源GA3(100~200mg·L-1)能够促进营养生长,高浓度处理(400mg·L-1)抑制营养生长,各处理均严重抑制生殖生长。 3.在花芽形成前,三角梅各处理间Ci、Pn、Tr、Gs日均值差异均不显著。与花芽形成前相比,对照及外源6-BA各处理、50和100mg·L-1的PP333处理、25和50mg·L-1的外源ETH处理下Pn、Tr、Gs日均值有所提高,Ci日均值有所降低。200和500mg·L-1的外源6-BA、50和100mg·L-1的PP333以及25和50mg·L-1的外源ETH处理在开花初期的Pn、Tr、Gs日均值高于对照,而Ci低于对照,200和500mg·L-1的PP333处理效果相反,其中500mg·L-1的外源6-BA、100mg·L-1的PP333和50mg·L-1的外源ETH处理效果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有利于三角梅在开花初期营养物质的累积,促进成花进程。 4.三角梅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并于初花期达到峰值,提高了光合作用强度,为后期成花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于初花期和盛花初期前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峰值之后开始降低,在开花前期通过营养物质的积累为花器官的进一步分化发育提供能量基础,有利于花器官等的构建以及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使植株加快向生殖生长方向转变。MDA含量变化不大,叶片生理代谢较为平稳,抗逆性和适应性较强。POD活性基本呈双峰波动变化,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出现明显峰值,间接反映了成花进程中叶片生理代谢进程和衰老过程。 5.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三角梅生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00mg·L-1的外源6-BA、100mg·L-1的PP333、50mg·L-1的外源ETH显著提高了三角梅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和盛花期花部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P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保持叶片和花部生理活性,延缓衰老。200mg·L-1的外源GA3显著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MDA含量和POD活性没有显著影响。1000mg·L-1的外源6-BA、500mg·L-1的PP333、150mg·L-1的SNA、75mg·L-1的外源ETH和400mg·L-1的外源GA3各生理指标水平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或低于对照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