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种源无患子主要经济性状差异与产量通径分析
【6h】

不同种源无患子主要经济性状差异与产量通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无患子的利用研究

2.2无患子的资源状况

2.3无患子培育研究现状

3种源采集地区概况

4材料与方法

4.1 研究材料

4.2 研究方法

5结果与分析

5.1 无患子优树经济性状与地理因子间的相关性

5.2不同种源无患子优树主要经济性状的聚类分析

5.3 无患子各性状因子的相关分析

5.4 无患子各性状因子与单位面积产皂苷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5.5无患子主要性状与单位面积产皂苷量的偏相关分析

5.6 种子产量的通径分析

6讨论

6.1不同种源的经济性状差异

6.2不同性状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7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无患子作为一种高经济价值树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尤其在化工、医疗、农业等领域。由于无患子产能受限,目前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虽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无患子的繁育、提取、加工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目前这些研究未对无患子经济性状和产量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导致在无患子栽培和产量提高方面存在较大盲目性。因此,筛选高产的无患子种源成为当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有鉴于此,本文对我国无患子主要分布区5个省10个县(区)无患子资源进行调查基础上,选择67株优树种子样品,进行无患子果核含油量、果肉皂苷产出率等测定,分析无患子优树经济性状与地理因子间、不同产地主要经济性状、无患子各性状因子、无患子各性状因子与单位面积产皂苷量、无患子主要性状与单位面积产皂苷量的偏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筛选影响无患子种子产量的主要因子,为筛选可供生产上应用的无患子种源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无患子种子果肉皂苷产出率与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植地土层厚度、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纬度、海拔和温度无显著相关性;平均单个果粒重与海拔、年均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经度、纬度以及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层厚度、历史最高温和历史最低温无显著相关性;果肉比与最高温呈显著正相关,与经度、纬度、海拔、土层厚度、年均气温和降水量无显著相关性;果核含油率与生态地理因子没有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平均果序重与生态地理因子没有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2.通过无患子优树不同产地主要经济性状聚类分析表明不同种源无患子树主要经济性状聚类具有一定的地理差异性,四川的优树基本聚在一类,浙江部分优树聚为一类,而福建、江西和云南、浙江部分聚为一类,16号优树比较特殊,其变异性状较大,作为单独一类出现。
  3.各性状因子与单位面积皂苷产量的密切程度不一。单位面积产果量、单位面积产油量与单位面积皂苷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胸径与单位面积皂苷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单株鲜果产量与果序重、平均单个果粒重、结果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胸径呈显著相关;单位面积产果量与胸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单个果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果肉比与主侧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序重呈显著负相关;果核含油率与其他因子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果肉皂苷产出率与平均单个果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单位面积产油量与胸径、单位面积产果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单个果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4.单位面积皂苷产量与各性状因子的数学模型为:Y=-107.8695414+1.8770397869X2-0.08837391139X4-1.4401516551X5+0.29789159069X6+0.6794396288X7-0.024929479817X9+0.15917530611X10-46.36123100 X11+5.624702834X13
  方程具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和相关关系。树高、侧枝平均基径、果序重、单位面积产果量、果肉皂苷产出率对无患子单位面积产皂苷量有促进作用,尤其是树高的贡献较大。这9个性状对产量的决定系数总和达到0.9976,可以作为无患子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在无患子的生产中,该模型也可为提供无患子单位面积皂苷产量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5.单位面积产果量对产皂苷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是果肉皂苷产出率、果序重、树高、侧枝平均基径、胸径、果肉比、主侧枝数、结果枝数。其中,果肉皂苷产出率、果序重、树高、侧枝平均基径对产皂苷量的直接作用为正效应,胸径、果肉比、主侧枝数、结果枝数对产皂苷量的直接作用为负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