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问题研究——以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为视角
【6h】

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问题研究——以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1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2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1 、研究方法

2 、研究步骤

(四)创新之处及立论依据

1 、创新之处

2 、立论依据

二、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相关问题阐释

(一)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1 、文化的涵义

2 、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的涵义

(二)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作用

1 、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 、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的作用

(三)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1 、对大学生正确“三观”树立的影响

2 、对大学生科学信仰形成的影响

3 、对大学生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影响

4 、对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的影响

5 、对中国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影响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相关问题阐释

(一)《纲要》教育的目标

(二)《纲要》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纲要》教育的重要作用

1 、《纲要》教育有益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2 、《纲要》教育有益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

3 、《纲要》教育有益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4 、《纲要》教育有益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5 、《纲要》教育有益于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

6 、《纲要》教育有利于加深大学生的政治认知

四、《中国近代史纲要》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目前《纲要》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

1 、大学生对《纲要》重视程度不够

2 、大学生历史知识相对缺乏

3 、《纲要》教育的师资队伍不够稳健

4 、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考评体制相对陈旧

(二)《纲要》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高校《纲要》教育起步晚,相关体制不够完善

2 、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巨大冲击

五、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视角下提高《纲要》教育实效性的主要途径

(一)注重管理--发挥高校的主导性作用

1 、提高大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培养的重视程度

2 、加大《纲要》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和资源投入的力度

3 、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纲要》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推动作用

4 、注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纲要》教育的促进作用

(二)突出创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引导性作用

1 、教学观念创新--确立引导性和问题式教育的观念

2 、教学内容的创新--加强针对性和体现时代感

3 、教学方式的创新--注重教学的生动灵活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三)善于学习--注重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1 、充分认识到《纲要》教育的重要性

2 、培养自己学习历史的兴趣

3 、扬弃“欧风美雨”,科学对待西方文化

4 、科学对待当代社会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四)拓宽范围--体现大学生《纲要》教育的整体性作用

1 、注重革命传统教育在大学生《纲要》教育中的重要性

2 、将中国史与世界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

3 、加强科学历史观培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由世界各国民族文化流动而出现的一种现象。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方面主要指通过多元文化间的交流,大学生可以学习、借鉴各种文化的精髓之处,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消极方面主要是指文化多样性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文化多样性视角下,各种西方的社会思潮涌入高校校园,表现比较突出的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实用主义思潮,这些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精神信仰,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培育等方面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2007年春季开始,全国各高等院校在大学一年级新生中普遍开设历史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了解“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由于中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起步比较晚,且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产生了一些问题,其实效性比较差。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对策以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的实效性,尽可能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相关问题阐释。主要论述文化、文化多样性的涵义,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作用,以及文化多样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相关问题阐释。主要论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的目标、内容和重要作用。第三部分,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因为分析。第四部分,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视角下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实效性的主要途径。首先,注重管理,发挥高校校方的主导性作用。其次,突出创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引导性作用。再次,善于学习,注重发挥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最后,拓宽范围,体现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的整体性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