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类牙胚组织中牙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
【6h】

人类牙胚组织中牙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1.2文献综述

1.2.1哺乳动物牙齿的形态发生过程

1.2.2哺乳动物牙齿发育的分子机制

1.2.3 RNA原位杂交技术

1.3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2章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1.1主要仪器

2.1.2主要药品

2.1.3菌株和载体

2.1.4软件

2.1.5常用培养基和缓冲液

2.1.6原位杂交试剂

2.2方法

2.2.1 DNA模板的制备

2.2.2 RNA探针的转录

2.2.3探针的纯化

2.2.4 RNA电泳

2.2.5胚胎收集、切片及原位杂交

第3章结果与分析

3.1质粒的酶切线性化

3.2探针的转录

3.3原位杂交结果

3.3.1 BMP4在人类牙胚中的表达

3.3.2 MSX1在人类牙胚中的表达

3.3.3 PITX2在人类牙胚中的表达

3.3.4 FGF8,PAX9和SHOX2在人类牙胚中的表达

第4章讨论

4.1 BMP4与MSX1在人类牙胚中的表达模式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4.2 FGF8、PITX2、SHOX2、PAX9在人类牙胚中的表达模式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有许多基因参与了小鼠牙齿的程序性发育过程,人们在这些基因的表达模式上做了大量的研究。 为了探索人类牙齿发生的分子机制,本实验检测了几个在小鼠牙齿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在人类牙原基中相应时期的表达模式,这些基因包括 BMP4,FGPS,MSX1,PAX9,PITX2 和 SHOX2,通过与在小鼠中的表达模式进行比较来进一步揭示这些基因的潜在表达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在人类牙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与在小鼠中的表达模式十分相近,但是在牙齿发育的一定时期也有个别基因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比如在人类牙齿发育的钟状期,MSX1信号在内釉上皮中出现,人类牙齿帽状期的PGP8信号仍然出现在牙上皮中,与此同时PAX9和SHOX2 也在牙上皮和牙间充质中表达。 通过对本实验结果的分析,认为虽然这些基因在人类与小鼠牙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但总的来说是十分相似的,很可能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似的分子信号传导网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