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部分神经肌肉阻滞下经颅骨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前循环脑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6h】

部分神经肌肉阻滞下经颅骨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前循环脑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 文 缩 略 词 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病例资料:

二、手术及麻醉方法

三、EPs监测方法

四、术后神经功能结果判定

五、数据分析

结果

一、术中CPSE-MEPs监测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二、术中EPs监测结果与术后神经功能(见图11):

三、术中CPSE-MEPs对运动功能监测的敏感性

四、术中EPs变化对手术操作的影响(见表2)

讨论

一、经颅骨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二、经颅骨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敏感性

三、经颅骨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的优点

四、在以 TIVA 为基础的、加用低剂量的七氟醚和部分神经肌肉阻滞剂的麻醉维持方案的应用

五、MEPs阈值模式警报标准在脑动脉瘤手术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监测麻醉方案及警报标准的应用

展开▼

摘要

背景:目前脑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应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s)监测存在以下问题:1、TES-MEPs监测所需刺激电量较大,有可能出现皮质下激活导致假阴性结果;2、MEPs监测时采用TIVA以及不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的麻醉维持方案,可能出现监测时诱发体动中断显微手术操作,甚至引发癫痫发作、咬伤等不良事件;3、术中MEPs监测仍无公认的警报标准,阈值模式的警报标准初步研究显示其优势。
  目的:拟对锁孔显微手术的前循环脑动脉瘤病人,采用以全凭静脉麻醉(TIVA)为基础的、加用低剂量七氟醚吸入麻醉剂及部分神经肌肉阻滞剂的麻醉维持方案,以及经颅骨螺丝钉电极电刺激(CPSE-MEPs)技术和阈值模式的警报标准,进行术中MEPs实时监测,有望在减少MEPs监测相关并发症的同时,提高监测的成功率,衍生出一种更易于实施的、安全的、可靠准确的术中MEPs监测方法。
  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对我院18例行显微手术的前循环动脉瘤病人,进行CPSE-MEPs监测。将术中监测结果与术后神经功能作前瞻性观察研究,分析在TIVA为基础的、加用低剂量七氟醚吸入麻醉剂及部分神经肌肉阻滞剂的麻醉维持方案下,CPSE-MEPs监测对运动功能监测的可行性、安全性、敏感性以及对手术操作的影响。
  结果:3例未引出MEPs,15例成功诱发MEPs,其中12例可同时监测双侧MEPs。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与MEPs相关的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偏瘫,术中均有MEPs异常,敏感性为100%(2/2);12例术中诱发电位未出现异常者,术后均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
  结论:对前循环脑动脉瘤锁孔手术病人,在以TIVA为基础的、加用低剂量的七氟醚和部分神经肌肉阻滞剂的麻醉维持方案下,采用CPSE-MEPs监测方法是一种更易于实施的、安全的、可靠准确的术中MEPs监测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