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无创性空气动力学检查在嗓音功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6h】

无创性空气动力学检查在嗓音功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正常成年人的空气动力学特点分析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二部分 嗓音疾病的空气动力学特点分析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三部分 空气动力学检查在声带息肉手术评估中的应用探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正常成年人的空气动力学特点分析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嗓音疾病的空气动力学特点分析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空气动力学检查在声带息肉手术评估中的应用探讨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探讨正常嗓音的空气动力学各参数的参考值范围
  目的:应用无创性空气动力学检查探讨正常成人在不同性别及年龄阶段的空气动力学特点和差异,确定正常嗓音的空气动力学各参数的参考值范围。
  方法:采用言语发声空气动力学测试系统对100例具有正常嗓音的成年人进行空气动力学评估,分析其发音阈压(PTP)、发音阈气流(PTF)、声门下压(SGP)、平均气流率(MFR)、最长发声时间(MPT)、声门阻力(GR)、发声效率(VE)等参数在不同性别和三个不同年龄段(小于30岁、31~45岁、大于46岁)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男性的发音阈气流、平均气流率和最长发声时间明显高于女性,而声门阻力明显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发音阈压、声门下压和发声效率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参数在不同的年龄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音阈压、发音阈气流、声门下压、平均气流率和最长发声时间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变化较小,声门阻力和发音效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变化较大。
  结论:气流相关参数发音阈气流、平均气流率和最长发声时间与性别相关,压力相关性参数发音阈压、声门下压与性别无关。女性的声门阻力大于男性,而发声效率与性别无关。空气动力学评估应考虑性别因素影响。空气动力学多项参数在不同年龄阶段均未见明显差异,可忽略年龄因素影响。发音阈气流、发音阈压、平均气流率、声门下压和最长发声时间的个体变异性较小,适用于临床评估。声门阻力和发声效率因个体变异性大,而削弱其在临床评估的作用。
  第二部分 探讨评估嗓音疾病的空气动力学参数变化特点
  目的:应用无创性空气动力学检查评估嗓音疾病的空气动力学参数变化特点,并寻找敏感指标及临界值。
  方法:采用言语发声空气动力学测试系统(PAS)对72例声带息肉患者、22例声带囊肿患者、19例声带运动障碍患者和100例正常嗓音者采集发音阈压(PTP)、发音阈气流(PTF)、平均气流率(MFR)、最长发声时间(MPT)、声门下压(SGP)、声门阻力(GR)、发声效率(VE)等空气动力学参数的数据;应用秩和检验、ROC曲线、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三类嗓音疾病的发音阈压、发音阈气流、声门下压、平均气流率、最长发声时间与正常对照组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 P<0.01);声门阻力和发声效率差别不显著,且个体变异度比较大。ROC曲线分析显示发音阈压、发音阈气流、声门下压、平均气流率和最长发声时间曲线下面积为0.910、0.853、0.893、0.864和0.862,均有诊断价值,发声阈压诊断价值最大。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发音阈压、声门下压、发音阈气流和平均气流率的界值点在5.12cm H2O,6.80cm H2O,0.12 Lit/Sec和0.22 Lit/Sec时,其患病概率分别为85%、83%、77%和77%。
  结论:发音阈压、发音阈气流、声门下压、平均气流率和最长发声时间在嗓音疾病中变化明显,以发音阈压最为显著,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声门阻力和发声效率个体变化范围大,临床评估价值小。发音阈压大于5.12cm H2O,声门下压大于6.80cm H2O,发音阈气流大于0.12 Lit/Sec和平均气流率大于0.22 Lit/Sec,其患病的概率分别达到85%、83%、77%和77%,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用于嗓音疾病的辅助诊断。空气动力学测量在嗓音疾病的诊断和嗓音功能评估中作用明显,可作为嗓音疾病评估的常规手段。
  第三部分 探讨无创性空气动力学检查在声带息肉患者经嗓音显微外科手术前后嗓音功能评估中应用
  目的:探讨无创性空气动力学检查在声带息肉患者经嗓音显微外科手术前后嗓音功能评估中应用。
  方法:采用言语发声空气动力学测试系统(PAS)对41例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1天和手术后6周的平均气流率(MFR)、最长发声时间(MPT)、声门下压(SGP)、声门阻力(GR)、发声效率(VE)、发音阈压(PTP)、发音阈气流(PTF)等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同时行嗓音障碍指数-10量表(VHI-10)自评和应用多维嗓音分析程序(MDVP)行基频(F0)、频率微扰百分比(Jitter Percent)、振幅微扰百分比(Shimmer Percent)和协噪比(NHR)等参数的声学评估,并比较其相关性。
  结果:平均气流率、最长发声时间、声门下压、发音阈压、发音阈气流均值术后比术前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门阻力和发声效率在手术前后变化范围较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嗓音障碍指数10量表(VHI-10),频率微扰百分比、振幅微扰百分比和协噪比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差异。空气动力学参数、声学参数手术前后差值与VHI-10手术前后差值间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发音阈压、发音阈气流、声门下压、平均气流率和最长发声时间能较好的评估声带息肉手术前后的喉功能变化;声门阻力和发声效率的临床应用价值较小。与VHI-10和声学评估一样,空气动力学评估能客观显示声带息肉手术前后的嗓音功能变化,可用于声带息肉手术疗效评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