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异位妊娠患者甲氨蝶呤的群体药动学及治疗结果预测因素分析
【6h】

异位妊娠患者甲氨蝶呤的群体药动学及治疗结果预测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1.FPIA法测定MTX血药浓度和临床资料的获取

1.1实验材料及试验对象

1.2 FPIA法测定MTX血药浓度

1.3实验设计

1.4患者相关数据的采集与编辑

2.EP患者MTX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2.1仪器与材料

2.2 NONMEM法建立模型的一般步骤

2.3 NONMEM法估算MTX相对清除率

2.4讨论

2.5小结

3.MTX治疗EP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研究对象与方法

3.2结果

3.3讨论

3.4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肌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1.运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法研究甲氨蝶呤(MTX)在异位妊娠(EP)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PPK)特征。
   2.分析一种新的MTX方案治疗EP的预后影响因素;建立该方案成功治疗EP的治疗前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临界值。
   方法:
   1.收集59例接受MTX(方案不限)治疗的EP妇女182份血浆,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MTX血药浓度。运用NONMEM法建立MTX的PPK模型,研究人口统计学等因素对MTX处置过程的影响。
   2.收集31例血流动力学稳定,超声下无卵黄囊、无胚胎心管搏动,无手术要求,无肝肾、血液系统疾病的EP妇女临床资料;采用非腹腔镜法珍断EP,选择MTX1个疗程总剂量1mg·kg-1,分3次间隔48h肌注给药治疗。
   记录EP包块大小、体积,异位妊娠史,MTX给药总剂量和泊疗前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因素,并考察其对MTX治疗EP近期疗效的影响。
   结果:
   1.最终PPK模型中,MTX中央室清除率CL(L·h-1)=9.65±3.8,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Vc(L)=27.9±4.2,室间清除率Q(L·h-1)=1.7,周边室表观分布容积Vp(L)=15.2,吸收速率常数ka(h-1)=2.27。CL和ka的个体间变异分别为19%和58%。
   2.24例EP患者治愈,治疗成功率77.4%。MTX治疗EP成功组治疗前HCG的刘数值低于治疗失败组(2.7511±0.3808vs.3.1368±0.3272;P=0.022)。接受者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HCG≤1603.44mIU·mL-1预示治疗成功,灵敏度为87.5%和特异度为57.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治疗前血清HCG是与MTX治疗成功显著有关的唯一因素(P=0.036)。
   结论:
   1.本研究建立的MTXPPK模型,经验证显示较好的稳定性、内部有效性和较强的血药浓度预测能力。该模型有助于临床医师和药师选择最佳剂量以达到MTX在EP患者中的目标浓度,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该模型未发现固定效应对MTXCL等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2.当选用该MTX方案时,EP患者初始血清HCG水平是影响MTX治疗成败最重要的预测因素之一。当初始血清HCG值>1603.44mIU·mL-1时,采用本MTX方案治疗EP很可能失败,必要时应考虑改变治疗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