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层干部“亚腐败”行为的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以福建省石狮市为例
【6h】

基层干部“亚腐败”行为的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以福建省石狮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研究现状综述

1.3研究理论和方法

1.4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第 2 章 基层干部“亚腐败”行为的表现及其危害

2.1“亚腐败”的涵义

2.2“亚腐败”和腐败的差异

2.3基层干部“亚腐败”行为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2.4“亚腐败”行为的现实表现

2.5“亚腐败”行为的危害性

第 3 章 基层干部产生“亚腐败”行为成因分析

3.1个体价值判断偏差

3.2熟人社会的人情纠结

3.3经济利益权衡占上风

3.4公众话语权相对弱势

3.5监督缺位惩处概率低

第 4 章 消解基层干部“亚腐败”行为的治理对策思考

4.1最大限度地避免干部身份引发的利益冲突

4.2培育负责任的职业精神

4.3筑牢坚定的廉政信仰

4.4养成慎独自省自责的心态

4.5完善道德激励制度

结论

研究总结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问卷调查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亚腐败”是公职人员违背服务与责任的精神,在合乎从政规矩与背离从政规矩之间游走、尚未达到犯罪尺度的行为,其廉政信仰不够坚定,有违群众对干部的期望,但却是查处无可靠依据、问责无严格规定的状态。这些看似鸡毛蒜皮、无伤大雅的“亚腐败”行为,所造成的却是损害工作效率、造成社会不公平,提高行政成本、降低政府公信力,助长不正之风、影响行政体制变革,滋生亚腐文化、扭曲社会价值观,威胁政权稳定、破坏社会和谐等或显性或隐性的危害。常年与群众直接打交道的基层干部,其个体价值判断偏差、来自熟人社会的人情纠结、种种经济利益权衡失控,以及公众话语权相对弱势、监督缺位惩处概率低等因素,使这个层面的人员成为产生“亚腐败”行为的多发群体。
  本文基于公共管理伦理视角,尝试从最大限度地避免干部身份引发的利益冲突、培育负责任的职业精神、筑牢坚定的廉政信仰、养成慎独自省自责的心态、完善道德激励制度等角度提出“接地气”的治理基层干部“亚腐败”行为对策思路,以期开拓基层政权反腐倡廉新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