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与技术策略
【6h】

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与技术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与技术状况

2.1 可持续发展概述

2.2 发达国家及地区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状况

2.3 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状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与技术影响因素识别

3.1 因素识别过程

3.2 国内外保障性住房失败案例

3.3 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

3.4 影响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与技术因素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与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4.1 问卷调查介绍

4.2 分析方法选择及数据有效性检验

4.3 影响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因素分析

4.4 影响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因素分析

4.5 管理因素因子分析及回归分析

4.6 技术因素的因子分析及回归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及技术策略

5.1 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

5.2 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策略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厦门保障性住房实例分析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主要特点

6.3 技术方面的关键因素分析

6.4 项目的技术方面总体评价

6.5 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文章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居民访谈内容

附录B 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居民)

附录C 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调查问卷(专家)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但人均收入较低,商品房价格过高,房价已成为困扰大部分居民的问题,特别是低收入家庭。中央政府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但在保障性住房发展中,由于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失误,产生了许多问题保障性住房。因此,如何实现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厦门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以其为研究对象,分析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与技术重要因素,力图为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优良对策,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首先,对可持续发展发展内涵、特点进行论述,同时重点分析了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管理与技术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阅读、访谈等方式,识别出影响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26项管理因素,分别归类于准入管理、分配管理、退出管理、运营管理;及25项技术因素,分别归类于户型设计、建造技术、项目选址,小区规划。
  其次,运用平均值法得出专家与居民对管理与技术因素的重要性,对比分析专家与居民意见,得到影响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10项管理方面主要因素与9项技术方面主要因素。并发现管理因素中,专家看重的是良好的执行制度,“保障房分配公正,分配方法公平”得分最高;居民更看重的是眼前可直接获得的利益,“保障房租金或售价”得分最高。技术因素中,居民认为“交通便利性”最为重要,专家认为“保障房建设质量控制”最为重要。同时,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管理因素9项公共因子及技术因素7项公共因子,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影响保障性住房可持续发展的前5项管理因素及前5项技术因素。
  最后,综合主要因素及由回归分析得出的前5项因素,得到管理方面13项关键因素,技术方面10项关键因素,结合调查问卷,并借鉴香港、新加坡先进经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与技术策略。以洋塘社区为例,认为其在技术方面的关键因素可持续性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