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典型溴代阻燃剂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胚胎氧化胁迫及生物富集效应研究
【6h】

典型溴代阻燃剂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胚胎氧化胁迫及生物富集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进展

1.2.1 BFRs的污染现状

1.2.2 国内外BFRs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1.2.3 氧化压力机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2.4 鱼类胚胎生态毒理学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三种阻燃剂对海水青鳉胚胎生理机能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海水青鳉养殖及受精卵收集

2.1.3 仪器与试剂

2.1.4 暴露实验设计

2.1.5 生理机能观察方法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TBBPA对海水青鳉胚胎死亡率影响

2.2.2 三种阻燃剂对海水青鳉胚胎畸形率的影响

2.2.3 三种阻燃剂对海水青鳉胚胎心搏率的影响

2.2.4 三种阻燃剂对海水青鳉胚胎孵化率和孵化时间的影响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种阻燃剂对海水青鳉胚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海水青鳉的养殖及胚胎的获取

3.1.2 仪器与试剂

3.1.3 暴露实验设计

3.1.4 样品的处理与测定

3.1.5 数据处理

3.2.结果

3.2.1 BDE-47对海水青鳉胚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2.2 TBBPA对海水青鳉胚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2.3 HBCD对海水青鳉胚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3 讨论

3.3.1 BDE-47对海水青鳉胚胎的氧化胁迫效应

3.3.2 TBBPA对海水青鳉胚胎的氧化胁迫效应

3.3.3 HBCD对海水青鳉胚胎的氧化胁迫效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种阻燃剂对海水青鳉胚胎的生物富集效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海水青鳉的养殖及胚胎的获取

4.1.2 仪器与试剂

4.1.3 暴露实验设计

4.1.4 海水青鳉胚胎对BFRs生物富集系数计算

4.1.5 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4.1.6 质量控制

4.2 结果

4.2.1 海水青鳉胚胎中BDE-47蓄积浓度的变化

4.2.2 海水青鳉胚胎中TBBPA蓄积浓度的变化

4.2.3 海水青鳉胚胎中HBCD蓄积浓度的变化

4.3 讨论

4.3.1 海水青鳉胚胎对BDE-47富集效应

4.3.2 海水青鳉胚胎对TBBPA童集效应

4.3.3 海水青鳉胚胎对HBCD富集效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种阻燃剂对海水青鳉胚胎致毒机制的初步探讨

5.1 BDE-47对海水青鳉胚胎致毒机制初探

5.2 TBBPA对海水青鳉胚胎致毒机制初探

5.3 HBCD对海水青鳉胚胎致毒机制初探

5.4 海水青鳉胚胎对典型BFRs的敏感阶段探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和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 TBBPA)和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D)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三大溴代阻燃剂(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BFRs)。由于它们的亲脂性、环境稳定性、在生物体中的富集放大作用以及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毒性效应而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研究选取BDE-47、TBBPA和HBCD三种典型溴代阻燃剂,研究其对海洋模式鱼类-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胚胎的毒性效应和可能的致毒机制。在不同浓度BDE-47、TBBPA和HBCD暴露下,采用生理生化和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生理机能(胚胎的畸形率、心搏率、孵化率和孵化时间)、生化指标(SOD和CAT活力)和富集程度三个层面研究这三类溴代阻燃剂对海水青鳉胚胎的毒性效应并进行致毒机制探讨,为进一步研究这三种BFRs的生态毒理效应及其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取得如下结果:
  (1)通过对海水青鳉胚胎的生理机能影响研究发现,BDE-47、TBBPA和HBCD均可造成海水青鳉胚胎发育毒性,胚胎卵黄囊水肿是最明显的畸形效应,同时对胚胎的心搏率、孵化率和孵化时间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获得的畸形EC50分别为127.5、19.65和24.15 nmol/L。
  (2)通过对海水青鳉胚胎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研究发现,三种阻燃剂均能造成海水青鳉胚胎的氧化胁迫效应,并且SOD和CAT活力与BFRs之间有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BDE-47、TBBPA和HBCD对海水青鳉胚胎的SOD活性效应总体表现为: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诱导。其中胚胎在HBCD高浓度暴露条件下,SOD活性表现为先受到抑制而后诱导,说明海水青鳉胚胎受到BFRs的氧化胁迫作用,诱导SOD的产生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ROS),但并没有受到氧化损伤。CAT则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表现为不同的应激机制,总体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其中BDE-47暴露组和HBCD高浓度组CAT活性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而表现出先诱导后抑制,再诱导再抑制的趋势。在时间-效应上,CAT诱导效应出现在SOD诱导之前,说明SOD诱导存在明显的滞后性,CAT的活性对BFRs的响应似乎更为灵敏。
  (3)海水青鳉胚胎在BDE-47、TBBPA和HBCD暴露期间均表现出一定的生物富集作用。其中胚胎对BDE-47和tHBCD的富集作用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线性增加的趋势,而在高浓度的条件下,胚胎对TBBPA的富集趋于稳定。在低浓度HBCD暴露的初期,青鳉胚胎对α、β-HBCD存在选择性吸收,但并没有发现γ-HBCD的异构化趋势。在连续暴露8d条件下,胚胎对BDE-47、TBBPA和HBCD的平均生物富集因子(BCF)分别为:37.52、17.88和23.84。由此可以看出,海水青鳉胚胎对这三种BFRs的富集能力大小为:BDE-47>HBCD>TBBPA。
  (4)研究推断海水青鳉胚胎在三种BFRs体外暴露下,逐渐在体内富集的污染物含量是造成机体氧化胁迫的主要原因。研究也发现,胚胎的器官发育期对BFRs的氧化胁迫效应表现的更为敏感,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更为显著,这种氧化胁迫效应可以明显指示BFRs对海水青鳉胚胎的毒性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