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暹罗鳄胆汁提取物抗胆管癌细胞的作用机理研究
【6h】

暹罗鳄胆汁提取物抗胆管癌细胞的作用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胆管癌是起源于肝内或肝外胆管上皮的恶性胆道肿瘤。由于胆管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困难,一旦发现多数已进入晚期,很难通过手术方法切除治疗,因此,寻找其他非手术方法治疗胆管癌就变得十分必要。目前临床应用的药物对胆管癌敏感性欠佳,而且存在明显毒副作用。因此,寻找更敏感、有效的药物,提高胆管癌药物治疗的疗效就变得十分必要。动物胆汁药具有活性强、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特点,在我国传统中药中有大量应用。近年来,动物胆汁的抗肿瘤作用备受关注,但是有关鳄鱼胆汁抗肿瘤活性的相关研究很少。
   本论文以体外培养的人胆管癌QBC939细胞为药物筛选模型,从暹罗鳄胆汁中筛选获得具有抑制胆管癌细胞生长的活性物质,命名为鳄胆素,并进一步探讨其抑制胆管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理。通过MTT法、细胞形态观察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研究表明:鳄胆素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胆管癌QBC939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诱导细胞凋亡;采用MTT法、划痕法、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研究了鳄胆素对胆管癌细胞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鳄胆素对胆管癌细胞的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Western blot等方法研究表明:鳄胆素下调了Bcl-2蛋白表达,促使Cyt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中,上调了Fas蛋白的表达。推测鳄胆素能激活线粒体信号通路诱导QBC939细胞凋亡,和Fas/FasL信号通路也密切相关。
   进一步探讨鳄胆素抗胆管癌作用的分子机制和药物作用靶点,首次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了鳄胆素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全蛋白表达谱的影响。成功鉴定出激酶、RNA加工蛋白、核蛋白、膜联蛋白和代谢相关酶等差异表达的蛋白点。结合这些蛋白的功能,分析了鳄胆素抗胆管癌作用的可能的分子机制。为鳄胆素抗胆管癌作用新靶点的阐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也为胆管癌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采用灌胃的方式,对鳄胆素进行了小鼠急性毒理实验分析。结果显示部分小鼠出现抽搐、行动呆滞等症状。根据改良寇氏法算出鳄胆素的半致死剂量为2030±104 mg/kg体重,属于低毒。可见,鳄胆素在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同时还具有毒副作用较低的优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