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龄孕产妇妊娠结局流行病学分析及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探讨
【6h】

高龄孕产妇妊娠结局流行病学分析及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 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诊断标准

2.4 研究方法

2.5 质量控制以及可行性

2.6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结 果

3.1 高龄孕产妇和适龄孕产妇妊娠情况

3.2 高龄经产妇与高龄初产妇妊娠情况比较

3.3 高龄经产妇与适龄经产妇妊娠情况比较

3.4 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高龄妊娠率增加

4.2 高龄妇女自然受孕率降低

4.3 孕期“保胎”、定期产检和分娩前主动住院待产率高

4.4 高龄孕产妇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4.5 剖宫产发生率高

4.6 高龄产妇围生儿结局较差

4.7 不良妊娠结局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建议

5.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在读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比较高龄初产妇、高龄经产妇、适龄经产妇在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方面的差异。探讨孕产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为二孩政策实施后加强对高龄产妇、经产妇的围产期保健、管理及改善妊娠结局提供参考。
  方法:
  1.妊娠结局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高龄经产妇与高龄初产妇、高龄经产妇与适龄经产妇在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围产儿结局、新生儿体重与胎龄等之间的差异。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019例高龄(分娩时年龄≥35岁)产妇作为观察组,其中高龄初产妇268例,高龄经产妇751例;按照随机1:1的比例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1019例适龄(分娩时年龄<35岁)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其中适龄初产妇779例,适龄经产妇240例,记录其年龄、民族、户籍、受教育程度等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方式、剖宫产手术指征、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新生儿体重与胎龄等临床资料,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
  2.不良妊娠结局分析:按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本次研究的2038例孕产妇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283例产妇作为研究组,按照1:4的比例,随机选取1132例无不良妊娠结局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结果:
  1.自然受孕:高龄组自然受孕率(90.5%)明显低于适龄组(93.8%),P<0.05;高龄初产组自然受孕率(73.1%)明显低于高龄经产组(96.7%),P<0.05;高龄经产组自然受孕率(96.7%)明显低于适龄经产组(99.2%),P<0.05。
  2.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1)妊娠合并症:高龄组合并症发生率(57.1%)明显高于适龄组(43.0%),P<0.05;高龄初产组发生率(65.7%)高于高龄经产组(54.1%),P<0.05;高龄经产组(54.1%)的发生率高于适龄经产组(39.2%),P<0.05。
  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龄组发生率(16.6%)明显高于适龄组(6.5%),P<0.05;高龄初产组发生率与高龄经产组无明显差异;高龄经产组发生率(16.0%)高于适龄经产组(3.8%),P<0.05。
  ②妊娠期糖尿病:高龄组与适龄组无明显差异,高龄初产组的发生率(1.5%)低于高龄经产组(19.0%),P<0.05;高龄经产组发生率(19.0%)高于适龄经产组(12.5%),P<0.05。
  ③甲状腺疾病:高龄组与适龄组、高龄经产组与适龄经产组均无明显差异,高龄初产组发生率(9.7%)高于高龄经产组(5.1%),P<0.05。
  ④子宫肌瘤:高龄组发生率(7.7%)高于适龄组(1.8%),P<0.05;高龄初产组发生率(11.2%)高于高龄经产组(6.4%),P<0.05;高龄经产组(6.4%)高于适龄经产组(1.3%),P<0.05。
  (2)妊娠并发症:高龄组发生率(10.9%)高于适龄组(7.0%),P<0.05;高龄初产组与高龄经产组、高龄经产组与适龄经产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
  ①胎盘粘连:三个对比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
  ②胎盘早剥:高龄组的发生率(0.2%)低于适龄组(3.7%),P<0.05,高龄初产组与高龄经产组、高龄经产组与适龄经产组均无明显差异。
  3.分娩方式
  (1)自然分娩:高龄组自然分娩率(36.0%)低于适龄组(56.9%),P<0.05;高龄初产组自然分娩率(29.5%)低于高龄经产组(38.2%),P<0.05;高龄经产组(38.2%)低于适龄经产组(47.5%),P<0.05。
  (2)剖宫产指征顺位
  ①高龄组中排在前四位的手术指征与构成比依次为:前次剖宫产(47.1%)、高龄初产(13.8%)、双胎(5.4%)、其他合并症与并发症(4.9%)。
  ②高龄经产组中排在前四位的手术指征与构成比依次为:前次剖宫产(65.1%)、其他合并症与并发症(4.1%)、臀位(3.9%)、子痫前期重度(3.9%)。
  ③高龄初产组中排在前四位的手术指征与构成比依次为:高龄初产(41.8%)、双胎(9.5%)、臀位(6.9%)、其他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6.9%)。
  ④适龄组中排在前四位的手术指征与构成比依次为:其他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23.5%)、前次剖宫产(22.6%)、臀位(8.9%)、羊水过少(7.5%)与双胎(7.5%)。
  ⑤适龄经产组中排在前四位的手术指征与构成比依次为:前次剖宫产(75.4%)、臀位(8.7%)、其他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2.4%)、横位(2.4%)。
  4.围产儿结局
  (1)围产儿胎龄:高龄组平均胎龄(38.0±0.7周)低于适龄组(39.0±0.2周),P<0.05;高龄初产组(38.6±2.1周)与高龄经产组(38.7±1.9周)、高龄经产组与适龄经产组(39.0±1.9周)均无明显差异。
  (2)围产儿低体重:高龄组(3200.2±580.8g)与适龄组(3201.1±610.3g)、高龄经产组(3255.2±586.8g)与适龄经产组(3304.1±536.6g)无明显差异,高龄初产组平均体重(3055.1±611.6g)低于高龄经产组(3255.2±586.8g),P<0.05。
  5.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
  (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胎妊娠、妊娠并发症、产后出血、受孕方式、卵巢疾病、输卵管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方式、孕早期疾病、既往慢性病史、胎盘粘连、妊娠合并症、贫血、产前检查、文化程度、户籍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多胎妊娠(20.990~82.077)、妊娠并发症(3.551~9.42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39~4.172)、不定期产前检查(1.136~2.664);妊娠期甲状腺疾病(0.105~0.627)、经产(0.308~0.943)、糖耐量实验结果异常(0.308~0.799)。
  结论:
  1.高龄孕妇自然受孕率降低;高龄产妇、经产妇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糖尿病、子宫肌瘤的患病率较高。
  2.高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增高,前次剖宫产、高龄初产及双胎是其主要的剖宫产手术指征。高龄初产妇容易发生胎儿早产。
  3.多胎妊娠、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定期产检、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经产和糖耐量实验结果异常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高龄妊娠增加了母儿风险。建议凡有生育愿望的妇女,都要有计划、有准备地怀孕,在身体、工作、经济等方面,都要做好准备。落实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计划,切实做好孕产期保健,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