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纳米细菌16SrRNA检测分析及大黄消痔栓干预治疗研究
【6h】

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纳米细菌16SrRNA检测分析及大黄消痔栓干预治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研究对象

3 实验方法

结果

1. 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的纳米细菌16SrRNA基因PCR检测结果

2. 大黄消痔栓直肠给药治疗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

3. EPS白细胞计数和NIH-CPSI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4. EPS卵磷脂小体比较

5. 尿流率改变

6. 前列腺液细胞因子含量比较

讨论

1. 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纳米细菌感染状况

2. 大黄消痔栓经直肠给药途径治疗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的理论依据

3. 大黄消痔栓直肠给药治疗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4. 大黄消痔栓联合四环素治疗纳米细菌致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

结论

1. 主要结论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调查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纳米细菌感染状况;探讨大黄消痔栓直肠给药以及联合四环素口服分别对纳米细菌阴性和阳性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6年7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320例。根据纳米细菌16SrRNA基因PCR检测结果,分为纳米细菌阴性组(A组)及纳米细菌阳性组(B组)。纳米细菌阴性组(A组)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1组)和观察组(A2组),每组各100例,分别给予前列安栓和大黄消痔栓治疗;10天1个疗程,共3个疗程,两个疗程间停药2日。纳米细菌阳性组(B组)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B1组)和观察组(B2组),每组各60例。B1组给予四环素片,B2组在B1组的基础上给予大黄消痔栓。10天1个疗程,共3个疗程,两个疗程间停药2日。分别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液(EPS)白细胞计数、卵磷脂小体数量以及细胞因子TNF-α、IL-6、IL-8含量以及尿流率。
  结果:纳米细菌阴性组:A2组总有效率高于A1组(P<0.05)。2组治疗后的NIH-CPSI、EPS白细胞计数及细胞因子TNF-α、IL-6、IL-8均低于治疗前(P<0.05),卵磷脂小体(++++)者均多于治疗前(P<0.05),尿流率均高于治疗前(P<0.05),A2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A1组(P<0.05)。纳米细菌阳性组:B2组总有效率高于B1组(P<0.05)。2组治疗后的NIH-CPSI、EPS白细胞计数及细胞因子TNF-α、IL-6、IL-8均低于治疗前(P<0.05),卵磷脂小体(++++)者均多于治疗前(P<0.05),尿流率均高于治疗前(P<0.05)。B2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B1组(P<0.05)。
  结论:⑴纳米细菌与Ⅲ型前列腺炎的发病关系密切,对Ⅲ型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纳米细菌16SrRNA基因PCR检测,对进一步明确Ⅲ型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⑵大黄消痔栓能明显改善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前列腺液质量及尿流率,其具体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IL-6、IL-8细胞因子有关。⑶大黄消痔栓可提高四环素治疗纳米细菌致湿热瘀阻型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其具体机制可能与大黄消痔栓促进了四环素弥散进入前列腺内以及保持有效的治疗浓度有关,二者联合使用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