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伊马替尼治疗5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疗效分析
【6h】

伊马替尼治疗5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疗效评价

2.3 影响分子反应的单因素分析

2.4 影响分子反应的多因素分析

2.4 影响OS的因素分析

2.5 影响PFS的因素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TKIs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遵医附院58例伊马替尼(imatini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in Chronic Phase,CML-CP)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分析,探讨影响分子反应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遵医附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血液内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58例持续口服伊马替尼200mg/d或400mg/d的初诊CML-CP患者,通过观察治疗时间≥1年的血象、临床表现、BCR/ABL转录本的改变情况、治疗期间药物毒副作用,分析分子疗效的相关因素。
  结果:
  统计显示58例初诊CML-CP患者使用伊马替尼治疗12个月的临床疗效,其中有19例(32.76%)患者BCR/ABL IS≤0.1%(最佳反应),16例(27.59%)患者BCR/ABL IS>0.1%且≤1%(警告),23例(39.65%)患者BCR/ABL IS>1%(治疗失败)。观察期内(12个月)血液学不良反应有23例(39.65%)患者发生III级和IV级粒细胞减少,其中12例患者粒细胞IV级减少。14例(24.14%)患者发生III级和IV级血小板减少,其中7例患者血小板IV级减少。有7例患者粒细胞及血小板均发生III级和IV级减少。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中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16例(27.59%),胃肠道反应14例(24.14%),皮疹11例(18.97%),关节痛及肌肉痉挛8例(13.17%),予间断停药或减量后均能耐受。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过程中是否规则用药(停药≥1月与停药<1月,P=0.005)、治疗过程中是否发生III级和IV级血小板减少(发生与未发生,P=0.014)是影响分子反应的相关因素。治疗过程中是否发生III级和IV级血小板减少(发生与未发生,P=0.025)是影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相关因素。
  结论:
  (1)本组58例初诊CML-CP患者使用伊马替尼治疗12个月仅有32.76%达最佳反应,未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可能与患者不良依从性、经济原因及医务人员宣传教育不够有关。
  (2)是否规则用药、是否发生III级和IV级血小板减少是影响分子反应的相关因素,其中是否发生III级和IV级血小板减少是影响PFS相关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