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在金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6h】

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在金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选题依据

1.2研究背景及意义

1.3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4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深穿透勘查地球化学理论基础

2.1元素垂向迁移理论

2.2活动态金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

2.3金属活动态测量

2.4活动态金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

第3章区域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

3.1区域自然地理

3.2区域地质及矿产分布

3.3区域地球化学

3.4研究区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

第4章金属活动态测量

4.1样品的采集与加工

4.2活动态金的提取与测试

4.3数据处理

4.4地球化学图编制

4.5金元素活动态异常评价

第5章研究成果

5.1方法试验

5.2活动态金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异常

5.3金活动态地球化学分布模式

5.4金活动态异常的解释推断

第6章结论

6.1主要结论

6.2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深穿透地球化学是针对寻找隐伏矿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勘查地球化学技术。本文通过对深穿透勘查地球化学元素垂向迁移机理理论以及金元素活动态测量技术的研究总结,选择金成矿背景较好,但常规地质和地球化学找矿方法难以奏效的甘南草甸覆盖区进行了方法有效性试验,并应用其开展了找矿实践。
   研究区内以岷县—礼县—合作—夏河区域性断裂为界,北为秦岭北部褶皱带,南为西秦岭中部三叠系裂陷槽。该断裂普遍认为其高渗透的环境直达地壳深部,有利于深部矿液向上运移,并在其旁侧的次级断裂聚集、沉淀,对成矿十分有利。金资源普查评价工作在研究区已经发现了多处具有良好找矿前景的矿化线索。但由于研究区覆盖较厚,地势平缓,基岩露头少,水系不发育,区内表生条件不利于金在地表的侧向迁移,通过常规的地质及化探方法找矿效果不明显。
   本文在深穿透勘查地球化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在甘肃石青硐及忠曲金矿已知矿区隐伏矿体的上部,采用金属活动态测量进行了剖面测量试验。利用中科院廊坊物化探所提出的选择性提取5个相态金的技术提取到水提取态、有机态和游离自然金3个相态的金。3种方法都很好的在已知隐伏金矿体上方圈定了异常。
   随后,根据研究区景观条件制定了针对草甸区金的深穿透测量方法。在将其那梁和枣子沟南两个地区采用1∶20000大比例尺开展了面积性深穿透地球化学测量。采样布局参考200×200m基本网度,采集样品为利于活动态金富集的A层下部或B层土,采样深度30~40cm,利用选择性提取技术提取和分析了两个地区水提取态、有机结合态和自然游离态3种相态金的含量,制作了金的深穿透地球化学图,按3种方法均圈出了金的异常,3种方法圈出的异常有一定的吻合程度。
   在甘南草甸区进行深穿透地球化学的方法试验与应用,以及对个别异常的验证,显示本方法在该区可以有效地圈定异常,为甘南草甸区开展深穿透化学找矿提供了依据,对此地区隐伏或半隐伏矿勘查评价有重要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