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北地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以甘肃、宁夏和青海部分县乡为例
【6h】

西北地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以甘肃、宁夏和青海部分县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当前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五)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和难点

二、当前西北地区农业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困境

(一)农业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失败”表现突出

(二)龙头企业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困难

(三)行业协会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困难

(四)小结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公共服务供给分析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法律地位界定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三)甘肃省民勤县、宁夏西吉县和青海省共和县合作社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农业企业、协会等组织在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作用比较

(四)小结

四、国外农民合作组织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经验介绍

(一)日本农协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经验介绍

(二)美国农业合作组织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经验介绍

(三)德国农业合作社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经验介绍

(四)国外农民合作社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经验的启示

五、以三重螺旋理论为基础在西北地区构建新型农业公共服务体系

(一)三重螺旋理论介绍

(二)在西北地区构建新型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的三重螺旋模型分析

六、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十一五”规划时期以来,西北地区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农业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使得该地区的农业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随着该地区的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加深,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分化,如何提供反映农民真实需求的农业公共服务,成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顺利转型的瓶颈。通过对该地区样本县的实地调研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业公共服务的经验,本文认为要提高该地区农业公共服务的水平,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必须突出农民合作社的基础作用,使合作社成为反映农民农业服务需求的平台,将单个农民的农业服务需求有效地集中起来,并在政府、企业的扶持带动下,使合作社成为提供具体农业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二是引入多中心治理理论,对当前该地区农业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进行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向的变革,吸引并充分利用政府、农业企业、行业协会和合作社等各种力量,形成农业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社会化网络,并通过“三重螺旋理论”理论来界定各个网络主体的分工与协作,形成一个新型的网络化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来提高该地区农业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效率,从而推动该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个方面: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研究问题的界定、研究对象的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点和难点等内容。
   第二部分是对当前西北地区农业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主要介绍了该地区政府、涉农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在提供农业公共服务时面临的具体困难。
   第三部分是对合作社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可行性进行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的分析,并结合样本县的调研数据,对政府、农业企业、合作社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效率、满意度进行对比。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日本、美国、德国农民合作社在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具体做法。
   第五部分则是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基础,应用“三重螺旋模型”理论的分析方法在西北地区进行新型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探讨政府、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的合作机制,重新界定它们提供农业公共服务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范围,以便形成一种网络合力,来共同提高西北地区农业公共服务的效率。
   第六部分是结束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