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股东诉权与公司自治的制衡
【6h】

论股东诉权与公司自治的制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第一章股东诉权

第一节股东诉权解释

一、股东诉权是股东权的组成部分

二、股东诉权是公益权或自益权

三、股东诉权是单独股东诉权或少数股东权

四、股东诉权是股东固有权

第二节股东直接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的关系

一、股东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主要区别

二、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联系

第三节股东直接诉讼的法理基础和现状

一、英美法系

二、大陆法系

三、我国股东直诉制度现状

第四节股东代表诉讼的法理基础和现状

一、股东代表诉讼的法理基础

二、大陆法系中股东代表诉讼的代表性观点

三、我国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的立法及司法实践

第五节股东诉权的意义

第二章公司自治

第一节公司自治的含义及法理基础

一、关于公司自治的含义

二、公司自治的法理基础

第二节公司自治的内容

一、公司的外部自治

二、公司的内部自治

第三节 公司自治的内部表现形式

一、公司章程—公司自治的最佳载体

二、公司的组织机构

第四节 权力制约理念下的公司自治再认识

第三章 股东诉权与公司自治的制衡

第一节公司、股东和公司组织机构的关系

一、英美法上股东、董事和公司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大陆法系国家关于董事与公司关系的主要学说

三、我国理论界的观点

四、我国《公司法》的规定

第二节公司内部权力的分配与制衡

第三节股东诉权与公司自治的关系

一、领会公司法的立法精神、司法权应适时介入

二、司法权介入公司事务应当尊重公司自治,具有补充性

三、股东提起诉讼的资格具有限制性

四、诉权行使是公司自治的导正手段

第四章 完善我国司法保障下的公司自治

第一节我国现行《公司法》彰显公司自治和人和性特色

第二节完善我国司法保障下的公司自治

一、尊重公司章程、健全监督机制

二、司法对公司自治领域的过度介入、诉权行使的实际可操作性差

三、限定诉讼主体、确立可诉范围

四、确立免责机制、缩小可诉范围

五、合法性审查为主、合理性审查为辅

六、形式审查为主、实质审查为辅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公司不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发挥着它的巨大潜能。为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5年10月27日对原公司法作了大幅修改,在总体上采取了宽松的态度--放松管制、强调自治。这种思路符合公司这一私法主体性质的要求,但鉴于公司这一市场主体在我国刚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走出来还很年轻,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修订公司法时,在原有的股东直接诉讼制度的基础上增添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使股东诉权更加完善起来,借助司法的力量对公司自治进行规制。本文对股东诉权、公司自治及它们的关系进行论述,得出建立司法保障性公司自治的必要性。 本文整体内容共分四章,第一章分析了股东诉权的概念及性质,阐述了股东诉权与股东权的关系、股东诉权的法理基础及现状”分析股东直接诉讼和代表诉讼法理和现状分析,理解其理论渊源和价值取向。第二、三、四节“股东代表诉讼的法理基础和现状”包含两个问题:首先分析股东代表诉讼的法理基础,对两大法系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有关股东代表诉讼的法理探究,寻求其理论根源。第五节“股东诉权的意义”分析了股东诉权的价值和对公司自治的影响。第二章“公司自治”分为四节,第一、二、三节讨论公司自治的性质和法理基础,公司内部的组织管理形式,从公司自治的最佳载体--公司章程和公司组织机构入手,认识公司自治的自我“三权分立式”管理的优势及不足。第四节“从‘人性恶’的角度对公司自治再认识”,从人的本质出发探讨公司自治必须予以限制的必要性。第三章“股东诉权与公司自治的制衡”分为三节,第一节“公司、股东和公司组织机构的关系”结合国内外立法对三者的关系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得出公司与其组织机构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这一理论倾向。第二节“公司内部权力的分配与制衡”,在第一节的理论基础之上,具体讨论公司组织机构内部的权力分配与制衡,寻找公司自治的缺陷。第三节“股东诉权与公司自治的关系”再在第一、二节的基础上,得出股东诉权则是弥补公司自治缺陷的有效手段。第四章“完善我国司法保障下的公司自治”从六个方面对司法保障下的公司自治加以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